“本次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条件有哪些?名额是如何确定的?”连日来,鹤山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对区教育部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情况跟进监督。
随着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到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进入了“高峰期”。为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该区纪委监委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行专项监督,助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地落实,着力打通困难学子求学的“绿色通道”。
为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精准高效。该区纪委监委紧盯程序规范,通过重点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精准认定、审批、公示、资金拨付等办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规范助学贷款发放,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能够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该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前哨”作用,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学生座谈、走访家长等形式贴身监督,督促教育主管部门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政策宣传,优化贷款服务,真正让资助政策惠及每一名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对教育资助中心重要岗位、重点人员开展廉政谈话,不断强化廉政风险教育,严防优亲厚友、弄虚作假、违规享受助学贷款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截至目前,该区共受理助学贷款合同305份,办理贷款326.03万元。
此外,为了更好缓解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压力,该区教育主管部门主动作为,通过创造、新增暑期临时就业岗位的方式,帮助贫困生增加收入,进而最大程度给困难学生家庭减负。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教育领域各类资助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问题,提升监督执纪问责实效,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鹤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苏玉新表示。(鹤山区纪委监委:姚培培)
上传|杜晓婧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