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廉洁处方” 营造杏林清风
2021-07-14 08:41 来源: 修武县纪委监委

“我前脚刚出医院,后脚就收到了短信提醒,我送去的红包一分不少全进了自己的医疗账户……”近日,在满意度调查电话回访中,出院患者张先生“抱怨”着县人民医院裴医生如数退回了他的红包。裴医生拒收红包之举是清廉医院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县人民医院按照县委推进全域清廉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医疗卫生领域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大力开展“清廉医院”建设行动,切实解决医疗卫生系统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伴随着“清廉医院”建设的号角,县人民医院因地制宜,开好“廉洁处方”,推动廉洁制度、廉洁教育、廉洁监督、廉洁文化融入医院建设发展全过程,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好、制度规范好、医德医风好、廉洁状况好、文化氛围好的“五好”清廉医院。

阳光运行  开好“责任担当处方”

“知责而思为,明责而知为,担责而敢为。”该院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细化党政班子议事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责任清单制,结合医疗工作实际,明确责任目标,班子成员与党委书记、科室主任与分管领导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将责任向基层延伸、向末端延伸。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制定出台《医药代表接待管理制度》《医院作风投诉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

杏林清风  开好“医德医风处方”

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为此,该院将医德医风建设作为清廉医院建设的关键,对今年新提拔中层医护人员开展任前廉政谈话,敲响廉洁行医警钟。开展拒收“红包”协议书活动,由主管医师或病区主治医师和住院患者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并纳入医院病案管理。组织医护人员签订“五好清廉医院”廉洁承诺,并制作成版面与科室人员信息一同上墙公示,时时提醒医护人员廉洁自律,也方便就医群众对照监督。清廉医院创建3个月来,全院共拒收红包4人次,退还人民币700元。

严管厚爱  开好“监督整治处方”

严格监督管理就是对干部职工最大的关爱。为强化监督力量,该院选任两名纪委委员,建立纪检监察室,设置清风驿站,进行软包处理,安装录音录像设备,要求医药代表商谈和院内询价在清风驿站进行,建立阳光交流渠道,防范化解廉洁风险。在每个科室明确一名监察联络员,明确工作职责,组织专题培训,将监督触角延伸到诊疗一线。为全院281名监察对象建立廉政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

医风是否清正、院风是否清明,群众感受最为直接、最有发言权。该院把保障群众选择权、知情权、监督权作为清廉医院建设的重要基础,开展医疗作风专项监督检查,院纪委每周深入病区,与住院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收集作风问题线索,及时调查处置。今年以来,院纪委共处置问题线索6起,组织处理4人,政纪处分1人,着力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氛围。

警示提醒  开好“廉洁教育处方”

警示教育必须抓常、抓长、抓针对,才能有效帮助干部职工树起“不想腐”的思想防线。该院认真贯彻以案促改要求,通过一把手上廉洁党课、重点岗位和重要节点廉洁提醒、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廉洁教育。围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法犯罪、违反行业规定等三个重点,收集医疗系统相关案件87个,编印《医疗卫生系统违纪违法警示案例汇编》。开展“廉洁教育日”暨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每月选取医疗系统典型违纪案例并下发通知,要求各支部作为主题党日学习内容,监察联络员在本月内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推动警示教育常态长效。

营造氛围  开好“深度融合处方”

清廉医院建设既要强基固本,更要避免“两张皮”。该院充分运用美学理念,聚焦“杏林清风”的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对全院进行整体规划,精心打造集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科室宣教版面,重申纪律要求、展示廉洁承诺、亮明科室党员和监察联络员身份,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业务工作,体现在诊疗一线,无处不在的“廉”元素,营造出崇廉倡廉浓厚氛围。该院还积极筹建“廉洁文化长廊”和“清廉游园”,面向医院职工及家属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一条条传递清风的警语,一则则楷模引领的故事,一幅幅廉政书画作品,既丰富、美化医院环境,又让干部职工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廉洁素养。

“清廉医院建设是‘全域清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迫切需要,我们将锚定‘五好’清廉医院目标,推动医德医风、行业作风持续向好向善,让就医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修武县人民医院党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