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了、公示了,快去看看……”8月31日,博爱县许良镇狄林村村务公开栏前群众热闹一片。“这次打井大约摸要花费15万左右,看看这钱都花哪里了?”
原来,该村监察工作联络站成立以来,联络员根据工作职责,对村里重要支出进行监督,通过公开栏,让村务明明白白,让群众清清楚楚。
建立起一支既熟悉基层情况又深得群众信任的联络员队伍,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村(社区),这是焦作市打通监察全覆盖“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日前,为进一步整合村级监督力量,凝聚监督合力,焦作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监察机构建设推动监察职能向村(社区)延伸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在全市各村、社区建立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由熟悉村(社区)情况的乡镇(街道)干部担任,成员由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级监察联络员组成。人数较多或工作任务较重的村(社区),还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中增聘了监察信息员,进一步充实监督力量。
同时,该市制定出台监察工作联络站履职清单,明确监督权限、监督内容、监督重点、规范监督程序,有效解决了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的问题,确保监督有方向、有抓手、有底气、有力度,促使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基层监督“探头”作用充分发挥。
“成立监察工作联络站以后,监督范围扩大了,监督职责更重了。我们不仅要列席村两委相关会议、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和财务账目,还定期走访监察对象和群众,收集民情民意,当好干群‘连心桥’。”沁阳市沁园办事处西荒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陈秋芬说。
为实现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焦作市各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积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坚持“问题收集在一线、日常监督在一线”的工作机制,协助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对村(社区)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业,村(社区)落实扶贫助困、征地拆迁、惠民惠农政策、救灾救济、民生保障等重要部署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并收集党员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和反映被监督对象的问题线索,进一步规范“小微权力”阳光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监察工作联络站1809个、共有工作人员7437名,联络站建到群众‘家门口’,织密了群众身边的监督网,有效打通了监察监督覆盖‘最后一公里’。”焦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牛书军介绍说。
霍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