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权力和责任是紧紧相连的,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作为;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
所谓权力,生于民意,操于吏手,守于理法之间,关乎民生重计,当敬而用之。江西浮梁县老县衙里有一副对子讲的好,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在提醒当官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自己来自于百姓,行使权力更要造福百姓。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推动发展,用得不好则会贻害事业、败坏风气、自毁前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正确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以权谋私、为所欲为,就会逐步走向腐败的深渊。
正确地运用好手中权力,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解放初期,为了整肃纪律,我们党毫不留情地处决了刘青山和张子善两大贪官。当时,毛主席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党员干部一个个都寡廉鲜耻,人民群众就会把我们当成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和行使手中权力,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和命运,更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关系着党的前途命运。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 ,这就要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公正公平、公道正派、一心为公、用权为民,用手中的权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如何用好手中权力,就要看用得“对不对”,也要看用得“好不好”。一方面要保证用权不越界、不出轨,另一方面要激励用权多办事、办好事。具体而言,就是要“用”权创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状态和“建功必须有我”的奋斗姿态,想干事、肯干事、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要“用”权担当,要想担当、敢担当,还要善担当、能担当,以担当作为书写新时代答卷;要“用”权为民,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努力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严以用权、慎以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勤奋,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的坚毅,雷厉风行、久久为功的干劲,踏石留印的狠劲和绳锯木断的韧劲,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朱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