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大臣,当时及后人对其评价极高。谢弼称他为台宰重器,国命所继。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凶。王叔能夸赞他说刘宠清名举世传,至今遗庙在江边。
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通晓经学被荐举为孝廉,被光禄署察举为“四行”,后授任东平陵县令,他为政因仁爱惠民而受到吏民的爱戴。后因母亲患病,刘宠弃官回家。百姓送他离去,连道路也被堵塞,车子不能前进,他便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刘宠前后连任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他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而他的清廉事迹也影响后世,被称为“二十四廉”之一。
而他之所以被称为“一钱太守”则是因为被征召任将作大匠时,山阴县有五六个老翁,眉毛头发都发白了,从若邪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钱,送给刘宠。刘宠安慰他们说:“各位父老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没有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因此我们特意来奉送。”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于是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东汉太守刘宠把百姓临别赠他的那枚感恩钱投于西小江而璧还绍兴,江水因之清澈,后人便将这条江改名为“钱清江”,钱清古镇亦由此得名。更因乾隆御笔“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使“一钱太守”的务实爱民、清正廉明的精神风范,流芳千古。刘宠纪念馆撷取当地有关刘宠任上兴利除弊、除暴安良、清廉为政、选钱投江的史实,结合清水亭旧址、乾隆御碑、历代诗文等文物、文史资源,围绕“一钱千秋”核心,精心构思布局,完善设施功能,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常年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马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