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尉氏县两湖街道斗虎营社区过往群众在“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流程图宣传栏前驻足观看。
“村里重大决策事项按照‘四议两公开’进行了没有?”
“有人申请危房改造你们该怎么做?”
……
日前,开封市尉氏县纪委监委对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进行观摩督导,并现场随机点名对村干部进行提问。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构建村级“小微权力”闭环监督机制,巩固基层治理基础,持续净化农村政治生态。尉氏县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优化服务群众机制,厘清“小微权力”清单,建立规范运行流程,让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有据可依,办事群众心中有数。
“一图”规范运行体系
“要是早有这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图,肯定不会犯错误。”曾因未组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擅自划分宅基地,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邢庄乡葛庄村党支部原书记郝某来说。
尉氏县抓住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等薄弱环节,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5类26项,并根据办理程序详细制定了流程图。简单直观的流程图,让村干部知道能做什么、该怎么做,同时也让群众清楚办事的程序、需要提供的资料、具体找谁办理、什么时候能办好,有效防止了村干部推诿扯皮、拖延搁置、违规操作等问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制定村干部负面清单20条,对党员干部不能做的事情做出了明确规定,日常督促其严格对照清单检视自身问题,培养讲规矩、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查处的案件中发现,村级权力过多集中在少数村干部手中,村级事务‘家长化’作风严重,推行‘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就是要打破这种固有局面,让‘小微权力’运行透明化、公开化,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村级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中来。”尉氏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任杰新介绍道。
“网络+传统”宣传助力监督
“以前都是村干部让提供啥就提供啥,到底咋办的也不清楚,现在好了,流程图都在微信群里发了,想办理啥拿起手机一看就明白了,不懂的还可以打电话问。”蔡庄镇鹿村村民周根岭说。该镇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涵盖所有党员、家庭的微信工作群,将所有事项在群里公布,方便群众了解和咨询。
“我文化水平比较低,说的专业了我不懂,但是这漫画我一看就明白了。”村民王大成说。邢庄乡将流程图制作成生动形象的漫画宣传页,在全乡发放3万余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两湖街道办事处印制“小微权力”运行口袋书2万册,发放到全体党员干部和每家每户,做到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两公开、两透明。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版面115块,方便过往群众随时随地了解相关内容。
通过广泛宣传,积极推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从“封闭运行”走向“阳光操作”,让流程图切实成为群众的办事指南,既方便群众办事,也能让群众更好的监督村干部行使权力,真正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位一体”健全监督机制
朱曲镇小寨村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清理需要临时用工,按照规定,村委进行了事前“四议两公开”研究,确定用工27人,工期2天,垃圾运输车辆2辆,列出清单后向镇纪委报备,并进行公示。事后所产生的费用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后在财务支出栏进行公示。这只是尉氏县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一个缩影。
“为了切实把基层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畅通各种监督渠道,整合各方面监督力量,构建群众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上级部门监督有机统一的‘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尉氏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该县纪委监委制定违反“小微权力”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乡镇建立健全干部重大事项报告、村务工作督查、村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和绩效考核等制度。同时,公开乡镇和村监督电话和联系人,及时答复和解释群众提出的质询,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务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处置、村级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村干部廉洁自律等各项事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督促整改。
2019年实施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以来,尉氏县村两委干部因违反相关流程或程序被立案查办69起,党纪政务处分94人,案发数量和违纪人数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7.3%,42.5%。
“通过‘小微权力’的阳光运行,上访量减少了,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了提升,群众满意度有效提高,大伙一股劲儿全民奔小康。”张市镇陆口村党支部书记孙双成兴奋的说。(尉氏县纪委监委 周长岭)
责任编辑 葛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