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智慧印章”让小微权力有“章”可循
来源:临颍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3-11-17

在新城街道邢庄村委会财务室,陈义瑞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线上填写申请信息并提交,通过电话联系,村委会负责人线上查看并及时审批。审批通过后,印章保管员赵会平指纹解锁,把印章加盖在申请材料上。盖章的同时,印章自带的摄像头将资料拍照上传,实现留痕管理。“我从拿着申请材料过来盖章,到完成总共也就10来分钟,这样的办事效率,以后我们村里的人办事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村干部,盖不了章了。”临颍县新城街道邢庄村村民陈义瑞对前来调研的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说。

今年年初,临颍县纪委监委在清廉临颍建设调研时发现,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国有企业,特别是农村许多信访件是因公章管理不善引发的,在深入调研中发现,传统印章管理方式存在着不少监管问题:事前,先盖后批、先盖不批,时有发生;事中,用章无记录,私盖章、人情章、面子章难避免;事后,违规用章,追溯难度大,追责问责难。基于信任,靠人管理,管得太紧不方便,管得太松漏洞多。因此,通过靠人管理来防范印章使用的风险,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针对公章使用中的这些痛点和难点,临颍县纪委监委探索推行“智慧印章”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单位分三个层面,按照“246”模式,挑选2个国有企业、4个行政执法部门、6个经济强村,进行试点运行。与县联通公司、技术平台公司深度对接,开发智能签章和监管系统,通过装备印控仪、用印审核监督软件,让印章具备了远程授权、身份认证、使用记录跟踪、地理位置实时定位、智能报警等功能,实现用印的统一管理、流程审批、盖章授权、用章审计,让实体印章与电子印章一样可以达到用印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批、跟踪、记录,运行安全更高效。

为加强对“智慧印章”规范化管理,该县纪委监委出台了“智慧印章”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了规范用章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将审批流程置于信息化平台,优化审批流程、规避印章管控风险、提升用印效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智慧印章’运行半月来,12个部门共申请539次,审批通过538次,盖章2804次,其中,没有通过审批的1项为县城市管理局。”智慧监督办公室技术员王晓指着大屏幕向县纪委监委的有关负责人汇报说。在县纪委监委智慧监督办公室的大屏幕上,能够清晰地看到“待审核、用印中、被拒绝、超时未审核、用印预警”5大版块;显示未及时审批的单位及次数,未在审批时间内用印的单位及次数。根据监督需要,随时查阅被监督单位总的申请次数、审批次数、用印次数,具体到每一次用印,都可随时调阅当时盖章的画面和申请事项的内容,实现了使用公章“授权可控制、次数可限定、留痕可追溯、文书可验证”的监督目标。

“推行‘智慧印章’找到了数字化改革的‘小切口’,实现了面上的‘大监督’,不仅有效遏制了用章乱象,更为关键的是以此为契机,助推了清廉临颍建设走深走实,有力推动了基层权力的规范化、透明化和信息化。下一步,我们将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杨永新表示。(临颍县纪委监委 李艺博 曹源)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