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漯河市纪委监委紧盯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以督促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为“小切口”,织密肉制品安全“防护网”,切实守好人民群众“食安线”。
该市纪委监委统筹监督力量,建立公安、市场监管、畜牧等多部门沟通协作机制,联合发布《公开征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和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犯罪线索的公告》,实现力量联合、工作联动、资源联享、成果联用,持续提升监督成效。截至目前,共收集、共享相关问题线索150余条,开展联合检查4次,检查经营主体40余家,发现问题36项,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7份。
为破解食品安全监管中人力有限、覆盖不足等难题,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十三纪检监察组推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打造“透明车间+数智冷库+可视厨房”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督促在餐饮和生产环节推进“可视厨房”“透明车间”工程,将后厨和车间视频信号接入智慧平台,实现24小时自动抓拍安全隐患并推送整改文书;在流通环节推进“数智冷库”工程,制定冷库食品安全全流程指南,创新闭环管理机制,破解温控断档痛点,形成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漯河模式”。目前,全市3985家学校食堂、集中供餐单位、社会餐饮已实现“可视厨房”,643家食品生产企业已实现“透明车间”,38家代贮冷库和289家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大型商超、批发企业的自用冷库正在分批推行“数智冷库”。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守护食品名城金字招牌为目标,把好食品安全关,以扎实监督成效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群众吃得更安心、更放心。(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