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巡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
来源:市委巡察办 发布时间:2021-02-22

根据市委部署,2020年4月8日至5月28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对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了为期50天的专项巡察“回头看”。6月23日,市委巡察组向市创文办反馈了巡察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高度重视巡察整改工作

(一)提升站位抓整改。市委第四巡察组反馈意见后,立即召开会议作出安排部署,坚持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坚持立行立改、坚决整改,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整改落实中的重要事项,推动各项整改任务落实到位。市创文办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对整改工作负总责,各处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抓好具体问题的整改落实。

(二)细化措施抓整改。对照市委第四巡察组反馈的共3个方面9类问题,市创文办多次召开处长会、全体会,逐一研究、逐条梳理、逐项剖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及台账,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坚决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三)紧盯重点抓整改。从7月份开始,市创文办先后召开18次工作推进会,对整改落实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具体部署,与创文工作一体安排、融合推进。在日常工作中,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交办内容,加大压力传导,突出结果导向。同时,结合“周考核、月模拟”工作,对问题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有效确保了反馈意见整改到位。

二、扎实推进反馈问题整改

市委第四巡察组反馈意见和2个专项问题及建议,共3个方面9类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一)牵头抓总作用发挥不到位

1.业务研究不透。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创建队伍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通过专家授课、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了整体业务指导能力。二是实行“周例会”制度,对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一些较为复杂、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专门召开不同层级的协调会20余次进行解决,确保在工作任务分配中指挥统一、科学合理。三是实行资料上报月例会制度,召开市委常委、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参加的资料月例会,对任务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交办督办。同时,不断充实资料上报队伍,专门开展资料上报模拟测评,全方位查漏补缺,在本轮“大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四是原创了6000多幅公益广告作品,将舞阳农民画、许慎文化、河上街等特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指导各单位使用统一模板,防止出现指导标准不统一、反复更换现象的发生。

完成情况:已整改。

2.工作方式单一。

整改情况:一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如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创文指挥部领导、创文办负责同志现场观摩、现场办公40余次,有力推动了各项问题的解决;创新考核方式,先后组织专家对我市所有点位进行全面模拟测评,市创文办列出问题清单,抓好跟踪问效,确保创建工作高质量向纵深推进。二是根据“三定”方案和创文工作实际需要,对各责任单位的共性和个性任务进行充分论证,对个别任务分配有出入的单位适时调整、重新界定,确保任务分配科学合理。三是在“我是创文啄木鸟”媒体曝光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逐项交办,并将整改情况纳入月考核内容,全年考核结果在“四三二一”“四城同建”重点任务考核中运用,与各单位工作实绩相挂钩,不断提升问题处置率。

完成情况:已整改。

3.督导问责不力。

整改情况:一方面,实行“周考核、月模拟”机制,先后7次召开创文工作周例会(扩大)会议,共奖励先进行政区、功能区1050万元,处罚落后行政区、功能区1050万元;共向21家单位颁发流动红旗,21家单位发放流动黑旗,充分调动了全市上下工作积极性,有力推动创建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出台了《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创文问题交办提交制度》,明确规定一次交办、二次督办、三次移交市纪委监委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进行问责,巡察意见反馈后共发出交办件17个,督办件12个,对中央文明办向我市反馈的2019年度创文工作实地测评3起典型问题,移交市纪委监委对分包点位各级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

完成情况:已整改。

(二)全民创文存在的短板

4.志愿者队伍建设与服务缺少深度谋划和有序推动。

整改情况:一是做好志愿服务顶层设计。一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工作制度,依托公共场所现有阵地资源,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站439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做好统筹协调与督导落实,充分发挥各单位、各组织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截止目前,我市共注册志愿者22.6万人,注册志愿服务队2258支,面向社会征集、发布、实施了389个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积极性、普惠性、专业性、精准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真正让志愿者发挥作用。将志愿服务精神和服务技能纳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培训及课堂教育,开展大型志愿服务培训活动17场,培训各级各单位志愿者骨干近1000人次,保证志愿服务效果。三是不断充实志愿者队伍。将优秀志愿者纳入道德模范、十佳市民、感动漯河十大人物、中国好人等评选表彰范围,作为礼遇帮扶的重点对象,进一步营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浓厚氛围,引导社会力量成立了85个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开展助学助困、应急救援、心理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5000多场次,受益群众10余万人。

完成情况:已整改。

5.“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群众参与创文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通过明确“门前三包”主体责任,加强对门前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门头立面美化亮化的管理,有力规范主次干道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特别是通过开展“小广告”专项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中村、老旧小区乱涂划和“小广告”这一顽疾得到有效治理。二是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按主次干道建立管理网络,明确路长、副路长和路段管理人员及各街道、社区路段责任,网格员到一线检查督导,现场整改问题,网格长不定时检查执勤情况和现场秩序,网格化管理效果明显提升。三是城管执法常态化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集中整治,特别是违章停车管理权移交市城管局之后,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乱停放、乱搭建、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开展专项执法,不断提升治理成效。四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门前三包”全面落实。建立日督导、周通报、月考评制度,对沿街单位、经营门店分别表彰前十名、通报后五名,督促引导各单位和经营门店把“门前三包”纳入常态化管理,自觉参与到城市环境秩序管理中来,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群众参与度。

完成情况:已整改。

6.“创文啄木鸟”活动整改率低,与群众期望有差距。

整改情况:一是精准派单,强化压力传导。根据曝光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制定《“我是创文啄木鸟”随手拍曝光问题告知书》,逐项交办抓落实。二是现场核实,确保整改实效。各单位按规定时间反馈整改情况后,现场再核实,跟踪问效,确保整改情况扎实有效。逾期未整改且未回复的责任主体,将整改结果纳入月考核内容作为扣分因素,直接传递压力。三是组建队伍,保持常态长效。挑选200名热心创文工作的志愿者,组建创文社会监督员队伍,建立微信工作群,将每天身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到工作群,市创文办根据责任主体进行派发,督促整改。目前,“我是创文啄木鸟”已形成问题曝光、精准派单、整改落实、上报结果、现场核实的闭环机制,整改率达到92%。

完成情况:已整改。

7.《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实施不力。

整改情况:一是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条例》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500多场,印发了40万份《条例》单行本、8万本《条例》市民教育读本、10多万份《条例》宣传彩页,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二是持续抓好学习贯彻。组织全市各级各单位开展《条例》在线学习、网上课堂等活动,启动有奖问答,发放了5万份问卷调查,利用全市文明课堂、广场游园等开展不同形式的宣讲活动,受教育人员达70万人次,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将《条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持续从严督导问责。将《条例》落实情况与创文业务工作相融合,一并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周考核、月模拟”和文明单位创建考核评分中,推动各职能部门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

完成情况:已整改。

8.没有把抗疫实践中全面参与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创文的生动教材,一些机制没有固化下来。

整改情况:一是坚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将网格队伍的工作重点从防疫转向创文,与组织部门相结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三无楼院”治理模式,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二是针对物业公司监管不力、小区乱象多等问题,要求住建部门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物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约谈,并制定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加大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三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建立党小组、业主委员会(自管会)、志愿服务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探索创文工作进社区、进小巷、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五进”新模式,开展各类贴近民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自治自管的良好局面。

完成情况:已整改。

(三)创文中存在的推诿扯皮、工作盲区问题

整改情况:配合市委第四巡察组、市委编办,对31个推诿扯皮及工作盲区问题进行逐项研究界定,下发《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关推诿扯皮造成工作盲区问题的相关职责规定和处理建议》,对巡察发现的31项问题提出明确的处理建议,各单位均遵照执行。

完成情况:已整改。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巡察“回头看”反馈问题,举一反三,认真反思,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于创建工作全过程,不断提升创文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常态长效,久久为功,真正达到解决问题、转变作风、推动工作的目的。

(二)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将创建过程中好的经验固化下来,持续深化日常督导考核、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三无楼院”分包治理、“我是创文啄木鸟”等工作,形成制度去推动。同时,以贯彻落实《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抓手,持续抓好专项提升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坚持把创文工作纳入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暗访、督导、考核、奖惩制度,强化动态管理和跟踪问效,不断提高创建常态长效水平。

(三)融合创建整体推进。按照“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要求,把文明城市创建与推进“四城同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坚持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共建,积极推动文明建设向县城和乡村延伸,让全市人民共享文明进步成果,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395-3128985、3128966;邮政信箱:漯河市郾城区嵩山路515号;电子邮箱:luohecwb@163.com。

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1月25日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