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要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除了选优配强外,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也是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团结问题亦应引起高度重视。
人,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人,与此相联系,人与人就必须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是客观的,必然的,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原始社会是这样,现代社会更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不仅关系着工作效率,甚至决定着事情的成败。这种协作和配合从广义上说,都属于团结的范畴。团结的作用和意义,自古以来人们从正反两面总结了很多,比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墙倒众人推”等等。
团结,首先应该是领导层的团结。一个单位,一个组织,领导层的团结搞好了,就为这个单位这个组织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领导层的团结搞不好,这个单位这个组织的团结就不可能搞好。所谓领导层也就是通常说的领导班子,实践当中,因为领导班子不团结,造成工作被动的有之、工作瘫痪的有之、重大经济损失的亦有之。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要团结,不要分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所以说,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实践当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妥善处理。
一、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领导班子的团结基本上分为两个方面,即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团结和副职与副职之间的团结。占第一位的是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团结,其中最关键的是正职与第一副职之间的团结,或者说是一把手与二把手之间的团结。
正职与副职之间的不团结通常表现为正职武断、专横、瞎指挥,听不进不同意见,对副职随意指责吹毛求疵;副职不尊重正职,凡事不请示不汇报,擅自专权,拉山头,搞帮派,最终不是把正职架空,就是挫伤副职的工作积极性,使工作受损。副职与副职之间的不团结,往往表现为本位主义严重,没有整体观念,相互之间拆台扯皮,不予协作和配合。领导班子的不团结势必造成基层群众不团结,凡此种种,不仅伤感情,而且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其危害之大充分说明加强团结之必要。正职与副职之间、副职与副职之间个性的差异、意见的不同,这是现实的、客观的,但这并不必然造成相互之间的不团结,相反,领导班子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利益的相关性,恰恰说明领导班子的相互团结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可能的。
二、搞好领导班子团结的途径
搞好团结,不是一个自然过程,消极放任不行,必须积极地建设。所谓积极就是既要有目标也要有步骤,既要注意点,也要考虑面。实践中影响团结的因素很多,搞好团结的途径也很多,但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人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每个人都想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珍惜每一次机会,把握每一次机会。但,个性的发展,事业的成功又都离不开他人的协作和配合,只有一个组织一个单位整体上的发展壮大,才可能有个人政治上的进步,利益上的分享。所以说团结问题即是大家的事,也是个人的事,只有认识到此,才能把加强团结变成自觉行动,主动要求。
第二,加强团结要有相应的制度配套。加强团结应以教育为主提高认识为主,但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相配套,没有一定的机制去约束,团结就不可能真正搞好。正像要求大家遵循社会秩序一样,简单地要求大家自觉遵守远远不够,必须明确地指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违反将得到怎样的处罚。加强团结的制度至少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明确正职副职的职权范围、副职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怎样的协作和配合,在什么情况下将得到怎样的奖惩,团结出了问题如何追究责任,这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奖惩变成制度上的奖惩,既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恩恩怨怨。
第三,在处理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时,要牢固树立一把手的核心地位。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机关到企事业各种组织,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这个单位的灵魂和核心,他对一个单位的工作全面负责,他的地位和权利不能受到下属的任何挑战和威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能力上的不足,性格上的缺陷,领导干部是这样,领导干部中的一把手也是这样作为下属要充分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二把手更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要多看到一把手的长处,维护一把手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在公共场合,要主动树立一把手的威信。对一把手身上难以改进的缺陷要谅解,要容忍要适应,而不能让一把手去适应二把手,那样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心存芥蒂,布置工作就会缩手缩脚,感情上就会出现裂痕。所以说,维护一把手的核心地位,二把手最关键,也可称为“二把手效应”。如果一、二把手之间团结出了问题,二把手一般应负主要责任。
维护一把手的核心地位,对于一把手本人来说关键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这里的民主,就是要对副职进行适度放权,要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自己在得到信任,工作上有人支持。这里的集中,就是要抓大抓重抓协调。对需要请示汇报的要明确,不要让副职去猜度,注意突出自己的决策地位。
维护一把手的核心地位还要看到,一把手是本单位和上级组织联系的纽带和沟通的主要渠道。下属不要不通过一把手擅自和上级组织接触,上级组织也不要不通过一把手随便向下属布置工作或了解各种情况。总的来说,维护一把手的核心地位就是顾全大局。
第四,处理副职之间的关系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搞好必要的协作。一般来说,副职之间的团结容易搞好,但在方法上不注意,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隔阂。这里有两方面应引起注意。一是副职要清楚自己的权限,不要越位,不要插手其他副职分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副职的下属不要过多的接触。二是工作上要积极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当工作上需要其他部门给予配合时,要主动地先和主管副职进行协商,或者通过正职进行协调,切忌不通过主管副职而直接向其他部门交办某些事情。
第五,开阔胸襟,加强修养。领导班子内部出现的不团结,追其根源基本上有两个方面,即权利之争和性格不合。权利之争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这一方面需要相互沟通,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减少误会和猜忌。事前没有通气的,事后要及时沟通,以免别人对自己的成见进行累积;另一方面要宰相肚里能撑船,班子内部出现的权利越位都表现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并且具有偶然性,对此不要耿耿于怀,要显示自己的风度,久之,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性格上的不合,要求一方面要正确看待一个同志,要从本质上去认识他,肯定他;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不要在言语和举止上伤害他人,得罪他人,要讲究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加强自身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看书学习。读书是真正的修养,读书使人增长知识,读书使人开阔胸襟。
第六,把工作上的接触和感情上的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上的接触一般原则性很强,显得刚性十足,呆板没有弹性,缺乏人情味。而作为社会上的人与外界的交流是多元的,人与人之间除了要进行工作上的接触之外,还要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丰富的感情交流可以为枯燥的工作接触起润滑作用。这特别适合正职与副职之间的相处。正职对副职的工作要求严一些,这是必要的,但因此副职可能会认为正职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这时,如果正职在生活上对其关心体贴,工作上进行指点帮助,那么副职就不会有别的想法。这里的感情交流就起到了缓冲作用,润滑作用,相反,若不和别人进行感情交流,就会显得面目可憎,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凝聚力。
团结问题是领导艺术或领导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因此,搞好团结不仅具有抽象的理论意义,也有具体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强团结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搞好团结不能一劳永逸,它需要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组织的整体效应,进而才能最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偃师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