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津贴信息复核中有没有发现新的问题?”“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是如何确保的?”近日,宜阳县纪委监委到县民政局对高龄津贴资金发放情况开展“回头看”。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在监督中发现高龄津贴发放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审核把关不严谨等问题,立即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贴身”监督优势,深入村(社区),对冒领、错领多领、应领未领高龄津贴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利用线上小程序、本人现场签字、监护人代签、上门服务等多种途径,为全县1万余名高龄老人完成申报认证,确保资金及时、精准、高效发放。
去年以来,宜阳县纪委监委瞄准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感受最直接、反映最集中的问题,聚焦养老服务“小切口”,围绕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养老机构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监督执纪,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保障“老有所养”见行见效。
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联合县民政局,通过走访摸排、查阅资料、信息比对等方式,全面核查享受高龄津贴老人的年龄、户籍、领取金额等信息,对存在漏发、错发、超发等情况,督促建立整改台账,完善整改措施,逐一限时整改。同时,常态化深入各乡镇(街道)对高龄津贴申请、审批、发放等流程进行监督检查,严查违规办理、违规领取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形成发现问题、严格落实、长效治理的工作闭环。
为进一步提高惠老助老水平,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养老服务站建设、运营、安全、服务等关键环节,发挥片区协作、联动合作优势,深入全县“集中+居家”四类农村养老服务站点开展专项督导检查。针对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督促民政、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分类梳理汇总,注重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增加无障碍设施、食品留样等措施。此外,协调民政部门实地查看、评估老年人真实需求,探索“助餐+N”服务模式,让养老服务与中医养生、文化休闲等相结合,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助餐、康复、娱乐等需求。
该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村级监督力量“前哨”作用,跟进监督困难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情况,对评估走过场、设施配备不适用、质量不合格、回收不及时等问题,现场提出整改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一户一策”制定方案、优化流程,有效整合资源,解决资源浪费与需求不足并存的问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真正为老年人幸福加码、生活提质。(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