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车村镇两河口村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正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
6月4日,嵩县纪委监委组织委机关党员干部到河南省革命老区镇、洛阳市著名的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车村镇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汲取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奋进力量。
一大早,还不到八点钟,伴着初升的朝阳,怀着愉悦的心情,参与这次活动的同志们就已全部集中到了委机关的大门前,按照既定的计划做好了出发的准备。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喇叭声,负载着30余名“长征者”的专程客车踏上了近百公里的红色之旅。
在青山绿水间穿梭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车村镇。首先来到第一站——两河口村红色爱国教育基地。讲解员为同志们生动形象的讲述了1945年5月26日,我党委派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率部进驻嵩县车村两河口村,在展开对日英勇顽强的武装斗争、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嵩县抗日民主县政府的英勇事迹。带领我们瞻仰了广场中镶嵌着“抗战时期河南军区司令部旧址”鎏金大字和八路军塑像的宏伟雕塑,参观了毛主席题有:“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字样的两面墙、保存完好的炮楼以及党支部办公点关帝庙、在其下召开群众会议的千年银杏树和红色展厅等。大家在千年银杏树下重温了入促人奋进的党誓词,诵读了铿将有力的红色诗歌,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10点钟,长征队伍到了第二站——革命老区村树仁村。在这里同志们了解到了“红军巷”的由来,聆听了1934年11月,由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徐海东任副军长的红二十五军,为对付国民党四十五军刘桂堂部的追击,在隆冬时节,战士们虽缺衣断食仍保持严明军纪,不进民宅,赤脚薄衣,露营街头的感人故事。参观了融党史、村史和红色文化三馆合一的综合文化馆,亲耳感受了退役老党员张宝山的红色家风故事,上了生动一课。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木札岭国家4A级景区所在地、红色文化+生态旅游重点村——龙王村。在这里,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军高举“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于1934年11月在木札岭红石岩巧设埋伏、英勇歼敌40余人的战斗壮举;聆听了93岁退伍军人高东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参观了红色培训基地,攀行了5公里红军步道,并在此基础上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走访了当地黄振洲和张团委两户脱贫户,了解其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并征求其当前最需解决的急难愁盼之事,为其把脉问诊,出谋划策,破解难题。
活动结束后,同志们纷纷表示,这次重走长征路弥足珍贵,启发很大,深受教育。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陆玉香告诫大家:“一定要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亲身感受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领悟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长征精神,更好地理解和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纪委监委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和险阻,开启我县纪检监察新征程。”(嵩县纪委监委 周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