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咱们村的环境这两年咋样?”“环境可好了,跟前两年比变化可大,你看这塘里的水多清,鱼也多了,俺这儿可美了,在这里越住越舒坦。”6月24日,新野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樊集乡鲍湾村走访,群众谈起村容村貌赞不绝口。
鲍湾村昔日废塘 今朝变美景
该村新整修的坑塘绿树掩映碧波荡漾,不仅成为村里美丽风景,也是村民纳凉好去处。村干部向纪检监察干部介绍:“这是咱们县开展‘千村万塘’综合整治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我们这猴艺之乡颜值倍增,不光是本地人受了益,就连县城里的人也来赏景,一到节假日热闹得很哩。”水产养殖示范园的承包户于文栓,情不自禁唱起了自编的顺口溜,“小坑塘,大民生,建好管好莫放松;小坑塘,大生态,源头活水引村来。”
据了解,自新野县开展“千村万塘”综合整治以来,新野县纪委监委积极督导县有关部门履职尽责,敢担当敢作为,结合本县实际出台了综合整治工作意见,按照生产型和生活型分类,将全县974座坑塘列入治理范围,把具备经济利用价值的建设为生产型坑塘,经济利用潜力低的建设为景观性坑塘。
为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切实落到实处,惠及百姓,县纪委监委全方位督导。此次农村坑塘综合整治,通过本级财政奖补、吸引民间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县纪委监委对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去向进行监督,并对照治理标准、验收办法督导检查,确保治理成效和质量。
该县还对治理完工的坑塘建档立卡、定位、编号,设立公示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维修养护管理体系,明确管护主体,并将其纳入“河长制”体系,实行“塘长制”。
目前,走进新野县各乡村,水清、岸绿、景美的秀美风光比比皆是,一个个臭气熏天的废塘变成了花园式休闲观光地、荷花湖、水产养殖园,群众健康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悄然养成。(赵显奇 李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