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南召县委第五轮巡察工作中,县委第二巡察组围绕“三个聚焦”主要内容,以“四个推动”为工作目标,以推动立行立改为主要抓手,紧紧依靠各被巡察党组织,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先后下发《整改建议书》43份,帮助、督促、推动小店乡党委及19个行政村党组织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以巡察组的细心暖心,赢得群众的贴心舒心,以立行立改的“高质量”,推动了南召巡察的“高质量”。
锚定目标,明确要求。巡察组进驻后,针对立行立改工作对乡党委提出明确要求,即在巡察组指导下,每个村发现、推动解决的问题不少于三项,内容必须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该类事项要有一定社会关注度、能够及时解决、并能得到乡村两级充分认可;而对一些相对细微、涉及面窄的问题,则口头交办、即知即改,真正通过巡察整改力度,推进以巡促治进度,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
专题研究,严肃流程。对每一个拟提出的立行立改事项,县委第二巡察组都召开组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在与乡、村两级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分析问题存在原因、被巡察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整改能力,综合研判评估整改后的预期的社会效果。在与乡、村两级达成一致意见后,明确整改标准,确定整改时限,同时严格按照《巡察期间立行立改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向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备案、报批,对乡党委下发《整改建议书》进行整改。
严格把关,注重质量。县委第二巡察组把《整改建议书》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在形成整改建议书过程中,巡察组探索实行了“三步工作法”,即第一步,由发现立行立改事项的同志拟初稿;第二步,由联络员修改完善初稿;第三步,巡察组长把关定稿。在每一步工作中,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标准,即形成初稿的同志要据实叙述整改事项,确保实事求是、内容翔实;联络员修改润色初稿,确保没有歧义、要点突出;巡察组长站位全局、立足客观,拔高定稿,之后由巡察组对乡党委正式下《整改建议书》,最终达到下发的每一份整改建议书有质量、有含金量,客观实际、一目了然、标准明确、便于操作。
严审实察,确保质效。为保证立行立改事项整改过程务实、整改措施扎实、整改结果真实,县委第二巡察组着重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责任到人。指导乡党委按照巡察工作要求,明确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是巡察整改的第一责任人,各被巡察党组织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同时明确联村领导、具体经办人员,切实把每一个整改事项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二是跟踪问效。在每一个立行立改事项整改到期前,县委第二巡察组安排专门力量实地查看、核实真实整改情况,督促整改进度,保证整改既要质、更要效。三是明确标准。巡察组对乡党委报送的整改报告的质量提出具体要求和标准,即报告必需措施得力、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并由联村领导、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共同签字,对虚假整改、应付整改的一律按照规定建议乡党委追责问责。
至6月7日,县委第二巡察组先后督促、推动、帮助小店乡党委及19个行政村党组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3件,其中帮助解决300多户群众用水、用电问题,推动乡、村修建路桥、疏通水渠河道5处近3000米,推动解决人居环境方面问题7项、消除安全隐患8处,督促化解“老信访”2起。其中四厂村疏通1500米水渠,彻底解决当地汛期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解决了附近2个村民小组、24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帮助二龙村协调水泥20吨,修建漫水桥一座,硬化户户通道路76米,有效解决了深山区群众长期出行难问题;龙潭村大庄组的高压线杆在小店乡电管所等部门的配合下成功移位,五年出行隐患,一朝彻底消除,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三统一”。(陈虹光 张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