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清廉家庭创建行动,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市妇联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开展了“清廉家风润南都”——廉洁从家出发系列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家庭积极开展“爱‘廉’说”家风故事分享、“亲情书廉”文化创作、“童心向廉”家庭廉育、“警示守廉”教育体验、争创“廉洁治家”最美家庭等实践活动,营造了清正廉洁从我做起、从家出发的浓厚氛围。现对征集到的优秀清廉家风故事、勤廉寄语家书、廉洁文化作品进行集中展播,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感悟、学习共勉吧。
清廉家风故事
父亲是我家家风的掌舵人
父亲生于20世纪30年代,正是《丰收》《多收了三五斗》描述的中国农民由愚昧落后走向觉醒进步的时期。父亲用他非凡的眼光,站在了觉醒大潮的最前沿。当别人家的孩子因家里穷早早辍学,父亲宁愿饿着肚子也要上学。
幼年时的父亲求知欲强。家境的贫寒没有挡住父亲迈向知识殿堂的脚步,买不起毛笔钢笔和纸张,父亲就用别人用秃的笔和写坏的废纸,时间长了,等他有条件买新笔的时候竟用不惯带尖的,只能用秃笔才能写字。即便如此,父亲的一笔好字仍广受好评,每逢过年,我们家的春联都是父亲亲自编辑书写粘贴,还有不少亲友邻居登门相求。幼年时不懂事,我总是羡慕别人家买的对联风光,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费神费力,每每累得气喘吁吁仍乐此不疲。等父亲过世,贴上了买来的春联时,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觉得缺少了浓浓的年味和家庭文化气息。因为父亲对春联文化特别重视,每当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父亲就号召我们到处抄写好的集中起来,以备来年之用。小时我不太乐意干这活,觉得没意思。工作之后每当写文章的时候用到一两句出彩的话而受到好评时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竟不由自主往摘抄本上积累了。
上学时父亲很刻苦,节假日从不休息,博览群书,练笔写作,不时有豆腐块的小文章见诸报端。父亲一生几乎都在贫困中度过,但却是品格上的巨人,精神上的富翁。父亲从小就知道帮父母干活,包出的粽子小巧秀气,活像工艺品。
我们家五个孩子,再加上父亲主动承担起了抚养奶奶和姑姑的责任,经常入不敷出,总是提前借支,领工资时,往往领到一把借条。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很乐观,说比他小时候强多了。他很注重子女的教育,从修养、品德、求知等方面严格要求我们,教育我们贫穷不可怕,有学问有修养有自尊才会受人尊重。他经常用“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古人的故事激励我们刻苦学习。每当我们遇到困难苦恼时,他就用“久经考场必中状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勤能补拙是良训”等谚语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我家有一块小木板,是我们的教育园地,上面的古诗名言定期更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父亲带领我们一起揣摩学习,《古文观止》《论语》等书的精华就是这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被理解吸收。至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故事,是父亲抱着我们做家务时娓娓道来的,至今印象深刻。我们小时候,几乎没有买过玩具,钱都用在了买书,订阅了《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儿童文学》《少年科学》等杂志。父亲争强好胜的性格深深影响着我们,不管是上学还是上班,我们五个子女都不甘落后,学习父亲的刻苦精神,争当班里的佼佼者,单位的骨干。我家做好饭,父亲说,第一碗要端给奶奶吃,饭桌上,长辈不动筷子,其他人不能先夹菜。
记得有一次,我兴冲冲走进他的办公室说:“爸,给我一毛钱买作业本。”当时父亲的下属正在我家给他汇报工作,下属赶紧掏出钱想给我,父亲拦住了,从口袋掏出钱给我。后来,父亲严肃地对我说:“以后当着外人面,不能向父母要钱。”并就此事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教育子女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占别人的光,不欠别人的人情,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2个年头了,但是我们家这艘大船,还是按着父亲这个掌舵人的航向前进。我们总觉得该为父亲做点什么,写点什么。就像一首歌中唱的“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那样,父亲的铮铮英气,该在我们身上、在我们后代身上发扬光大,方不愧对父亲的一世奋斗和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作者:卧龙区融媒体中心 刘洪义
宛城区融媒体中心 郑大治
亲情书廉家书
致自己:
不知道将来的自己会怎么样?工作要求写一封微家书,思来想去决定把这封信写给将来的自己,希望可以让自己在迷茫时忆起初心,面对诱惑时仍然纯洁,回顾过去时,无愧于心。
在我的认知中,清正廉洁就是有正直的性格和清晰的是非观念,做任何事都无愧于心,堂正清白。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崇拜电视剧中的主角,那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在他升任端州知州时,将船舱里当地百姓悄悄送给他的名贵端砚,丢入江中。他在生活方面与其他的官员截然不同,从不吃大鱼大肉,每餐清茶淡饭,每月80%的钱捐给穷苦百姓,穿着粗布麻衣,坐的轿子也是用麻布遮住,破破烂烂,一生清苦的他秉承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不受贿赂、不畏强权,意志坚定地用他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接连怒斩了不认妻子儿女的驸马陈世美及二十多个皇亲国戚和无数贪官污吏,每当他的那句“虎头铡伺候”响起时,心中肃然起敬,无限佩服。
贪腐之路是堕落之路,是穷途末路,一旦沾上,只会身败名裂,妻离子散,而往往走上贪腐之路的都是从小名小利和所谓的“面子”开始的,然后被欲望逐渐腐蚀内心。《人民的名义》一剧中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就被“面子”所束缚,逐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断送了自己大好前程。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更应坚定信仰,明确方向,付诸行动。中学时期,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庆幸的是,任凭时间流淌,对教师的热爱依旧不减,也很开心在大学选读了关于教育方面的专业,并为之努力。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始终铭记初心,廉洁从教,铸魂育人,书写师者风范。
是的,我谨记,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努力做到洁身自好,不追随物欲,敬业爱岗,高度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严于律己,分清是非善恶。在这个大染缸中要保持廉洁自律,保持高尚情操,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师德的学习和修养,努力促进道德认识,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及时矫正和调整行为中的失误,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人的一生有很长的路要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小步错误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从现在开始,要坚定信念,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财富,为社会作贡献;传承好“家风”,像父母一样敬业、守法,同时能在为社会创造财富方面有所突破;遵纪守法,勿以利小而贪之,勿以名小而腐之,向廉政榜样学习;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以贪污违纪人员的结局为戒,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最后,也希望将来的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且行且清廉。
作者:方城县券桥镇王台村 李春洋
勤廉文化作品
作者:方城县博望镇政府 魏明超
作者:方城县赵河镇第三小学 王桂全
作者:南阳市女子书画院 王晓宇
作者:方城县博望镇中心小学 朱立冼
人廉家和美
家廉国昌盛
让我们一起做
清廉家风的传承者
廉洁文化的倡导者
清廉家庭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