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记,你咋回来了?年三十儿不是才走?”1月28日,新野县王集镇东元村,村民史香荣喊住从门口路过的新野县纪委监委驻村第一书记刘岳,一脸惊讶。
“现在抗疫哩,上级派我们来村里看看。您没事可别出来啊,在家好好呆着。”刘岳隔着水泥路叮嘱史香荣做好自我防护。
“疫情当前,过年已经不重要了,咱当第一书记的就得冲在前面。”他告诉记者。2017年11月,新野县纪委监委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帮扶王集镇东元村时,30岁出头、当过大学生村干部的刘岳第一个报了名,第二天就走马上任。
虽然在农村长大,又对农村工作了解,但刘岳一驻村才发现,事情没他想得那么简单。“就拿档卡来说吧,我们村4600多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147人,在全县都排在前面。”他回忆,到镇里领任务、受培训那天,堆在他位子的资料,比邻座几个人加起来都多。
两年间,高大健硕的刘岳俯下身子,下足“绣花”功夫,东元村破旧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近百盏节能灯点亮全村,7000米水泥路修通每户;扶贫车间安置50多位群众就业,种植合作社带着140余户老乡致富。“小刘书记公道正派,一来就把吵了好多年的低保问题解决了;还给我们在扶贫车间找了活,我一年能挣8000多元呢。”史香荣经常给乡亲们念叨这些事。
疫情防控刚开始,刘岳回到村里就和几个帮扶干部进入“连轴转”状态:全村转了一圈,给重点监测户贴上“警示牌”,又到村口的劝返点值守到中午1点。王集镇镇长张铎介绍,东元村位置特殊,防控压力比较大。离高铁站、高速口都不远,还挨着条省道,目前已经排查出15名从湖北返乡人员。
“形势严峻,但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刘岳说,因为之前也打过“硬仗”,党员干部们都锻炼出来了。他口中的“硬仗”,是2019年4月份的拆迁工作。由于郑万高铁过境,东元村需拆迁房屋80座,其中有几家还是贫困户,施工一度停滞。为了“破局”,刘岳带着村干部在灰尘四起的工地上搭了个“临时办公室”,一边跟施工方谈价格,一边给乡亲们找住处,50天奋战换来皆大欢喜,东元村做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差错”。这一年,刘岳和村支书郑志立双双获评市级先进。
2月11日下午3点,刘岳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工作的妻子打来“查岗电话”。“这几天估计是回不去了,要在村里帮忙抗疫。”他解释道,“带的口罩勉强够用,但村里缺的比较多……”夫妻俩已近一个月没见面,电话里说的最多却是工作,刘岳心里还惦记着防疫用品。
阳光正好,刘岳抬着望着天空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这场疫情早点过去。我们跟湖北襄阳一个大客户沟通好了,准备过了节在村里投资生产汽车配饰,又能安置60个群众上班。期待着春暖花开,大伙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