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风采丨履职为民践初心 记陕西省咸阳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刘养科
发布时间: 2025-08-04 07:30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叱骁峰 通讯员 郭凤珠

图为刘养科(中)正在与同事审核案件材料。宋景亭 摄

  “数据务必精准,按时上报省纪委监委是硬任务!”又是一个深夜,陕西省咸阳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的办公室仍然灯火通明,室主任刘养科正带领同事们对全市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案件台账数据进行最后的汇总核校。这样紧张忙碌的节奏,是刘养科的工作常态。

  自2007年10月被遴选到咸阳市纪委以来,刘养科历任信访室副主任,第五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主任,还曾担任乾县阳峪村第一书记。从直面群众的信访窗口到驻村帮扶的田间地头,再到与腐败分子面对面较量的办案一线、统筹审查调查工作全局的监督管理枢纽,刘养科用履职尽责、担当奉献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守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22年9月,刘养科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嘉奖。

  “今日事绝不过夜”

  2007年10月,刘养科踏入咸阳市纪委的大门,成为纪检战线的一名“新兵”。面对全新的领域,初来乍到的他,也曾一度感到工作打不开局面。

  学习,成了他破局的金钥匙。在刘养科的办公室里,《纪检监察纪法适用研究》《纪检监察工作常见程序性问题解答》等各类专业书籍总是占据显著位置。他笑称这些是修炼纪检“内功”的必备秘籍。

  “光学书本还不够,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为此,他主动要求到办案一线,像学生一样跟在经验丰富的领导、同事身后,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每一个办案细节。

  这份主动和钻研精神,很快就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一次办案过程中,需要调取关键证据,但有关方面对接不畅,案件进展缓慢。刘养科没有坐等,他联系到有关部门,找准堵点,打通了关键环节。拿到证据材料后,他逐页“啃”流水、抠细节,吃透弄通。在这一关键证据的支撑下,案件取得重大突破。

  他常说:“案子不等人。”于是,挑灯夜战成了家常便饭,办公室里深夜的灯光,见证了他从“新手”到“行家里手”的蜕变。

  身处正风肃纪反腐一线,刘养科时刻面临各种考验。2019年,咸阳市纪委监委在查办某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时,该企业相关人员想方设法找到刘养科的家人递话、说情,并多次暗示要给予“感谢”,企图换取其在案件处理上的“关照”。

  面对“围猎”和试探,刘养科态度鲜明,果断拒绝。他明确告知对方:“政策法规层面的疑问,我可以解答,但涉及案件查处的原则问题,没有任何通融余地。”

  在审查调查工作中,他坚持从政治上审视把握,注重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先后参与泾阳县水利局套取项目资金案、咸阳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原总经理贪污受贿案等大要案查处工作。

  在查办某外逃案件的过程中,刘养科以“分秒必争”的紧迫感架起省市联动桥梁,高频次往返省纪委监委对接问题线索、技术协查等事宜,高强度整理分析关键证据,以“今日事绝不过夜”的拼劲,推动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次次重大案件的淬炼,一场场复杂斗争的考验,让刘养科迅速成长为能征善战、善作善成的办案骨干。

  “群众来一趟不容易,要让他们知道这事有人管”

  2014年夏天的一个正午,一名满头大汗、衣衫湿透的农民风尘仆仆地来到咸阳市纪委信访室,让刘养科印象深刻。他回忆道:“在信访窗口,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涉及个人权益,而这名村民却不为个人私利,而是为村集体资产管理不善、未能得到有效保护而来,这份公心尤其可贵。”

  “群众来一趟不容易,要让他们知道这事有人管。”刘养科放下手头工作,耐心细致地倾听村民的讲述。

  交流结束已是傍晚,看着疲惫的村民,刘养科在临别时坚持请他在单位附近吃了一碗面条。这份朴实的关怀,让这名村民倍感温暖。离开时,村民握着刘养科的手由衷地说:“你虽然年纪不大,但我信你!”

  群众的信任不能辜负。送走村民后,刘养科没有丝毫耽搁,立即按程序转办有关线索,并持续跟踪督办。最终,该事件得到妥善处理,相关村干部也因履职不到位受到了批评教育。

  在信访室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刘养科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用耐心和责任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认真倾听、细致记录、及时转办、跟踪督办,协调解决了大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难题。

  这份植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深厚情怀与务实作风,在刘养科担任乾县阳峪村驻村第一书记时,得到了更深入的践行。

  “我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群众,我去!”2016年8月,刘养科主动请缨担任乾县阳峪村驻村第一书记。乾县阳峪村产业基础薄弱,村民收入普遍较低,彼时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初到阳峪村,刘养科一头扎进了乡亲们中间。田间地头,他蹲在地垄边看庄稼长势;农家院落,他坐在门槛上听家长里短……“在村里,不懂农民心、不讲农民话、不帮农民富,工作就落不到实处!”刘养科用脚步丈量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很快,村里谁家有几亩地、几口人,谁有什么难处、有什么特长,他都摸得门儿清。

  面对村里坑洼的土路、老化的电线、亟待升级改造的供水管网、单一的产业结构,刘养科同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跑部门、磨嘴皮、找门路,硬是凭着一股韧劲,争取来项目资金。当第一车水泥运进村,当崭新的电线杆立起来,当3.2公里引水管网接通,当苹果示范种植园建成……阳峪村逐渐变了样,村民们都夸:“刘书记人实在、没架子、能干事!”

  刘养科深知,不仅要让村民们富口袋,更要让大家富脑袋。他带领大家完善村规民约,花大力气协调资金助学兴教,新建村标准化卫生室,把健康理念送到村民心里。这些举措如春风化雨,悄然提振着整个村庄的精气神。

  “案管工作需要制度支撑”

  2023年7月,刘养科担任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与办案一线和驻村工作不同,案管室工作量大、涉及面宽。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刘养科经常思考:怎么才能将繁杂的业务梳理得井井有条?

  “案管工作需要制度支撑!”他以问题为导向,牵头制定了《咸阳市纪委监委机关领导首谈工作指引》《市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谈话场所“室组”共用工作机制(试行)》《咸阳市纪委监委问题线索提级研判工作机制(试行)》等10多项制度,经研究批准后印发,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案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刘养科经常手把手指导新人,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各县(市、区)纪检监察干部遇到业务难题,总会不约而同地“找刘主任问问”。于是,刘养科的办公室里常有前来请教业务的同事,他的办公电话更是成了名副其实的“业务热线”。

  过硬的综合素质让刘养科成为单位当之无愧的“笔杆子”。他起草的推动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文字材料在全省作经验交流;他撰写的关于系统施治的文章在省级专刊发表;他牵头撰写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统计分析报告等调研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面对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中海量问题线索,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同事们开启连续作战模式,精准完成全市数千条问题线索的甄别筛选、统计分办,为监督执纪提供坚实数据支撑;面对各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质效问题,他与监督检查室的同志一起深入13个县(市、区)一线督导,白天在案卷堆里“解剖麻雀”,晚上挑灯研究指导建议,推动监督执纪提质增效。

  有人问刘养科:“这么多年默默付出为了什么?”他坚定地回答:“选择了纪检监察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奉献不是耀眼的宣言,而是无声的行动,它藏在每一份尽职尽责里,融在每一次挺身而出中。”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