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廉政微小说 |  鱼饵
发布时间: 2023-05-15 18:05 来源: 南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清风习习,杨柳依依。每天早晨,在城北三里河畔,人们总能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的白发长者,在晨练的人群中时而慢跑,时而散步,不紧不慢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悠然自得地享受着退休后的慢生活。

  

  “早上好啊,老刘头儿!”

  

  “早上好!”

  

  “好久没见你垂钓了?”

  

  “哦,早就改行了!跑步多自在呀,动起来嘛动起来真舒服呀!”

  

  在跑道上,迎面过来的,不时有人打招呼。这一声声的问候,暖洋洋地直击老刘头儿的心底。

  

  这位老刘头儿是棉纺厂一位退休的老工人,原来也是一位垂钓爱好者,钓鱼几十年了,三里河畔无论春夏秋冬,总能看到他放线收钩的身影。然而近段时间,老刘头儿却改弦易辙,放弃自己的钓鱼爱好,开始跑起步来。

  

  一个月前,也是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老刘头儿习惯地在河边放线、收钩,一边抽着工薪族爱抽的便宜实惠的“红旗渠”香烟,一边全神贯注地盯着浮标。

  

  “大伯,咋样,钓住了没?”不知何时,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走到他身边。

  

  “还没呢,快了吧!”面对两位陌生人,老刘头儿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们也是来钓鱼的?”

  

  “不是,我们路过这儿,闲转转,看见你在这儿忙活,也想看个热闹……”来人凑到跟前,和老刘头儿闲聊着。

  

  “哎,对了,车上也有个鱼竿,你拿过来,我陪大伯钓一会儿!”男的说。

  

  “好勒!”女的应声而起,不一会儿,带个金灿灿的鱼竿过来了。

  

  “大伯,我以前没有钓过鱼,这是才买的鱼竿,你帮我调试调试!”

  

  “好呀,年轻人,钓鱼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安神健体,来,我帮你摆弄一下!”老刘头儿热心地帮助年轻人把鱼饵装上,把鱼竿甩到了河中央。

  

  “大伯,来抽个烟!”说着年轻人递过来一支“大中华”,“哎,我不抽这烟,不够劲,不够劲!”老刘头儿说着从自己口袋了自摸了一只“红旗渠”,两人各自抽了起来,悠然自得。

  

  “滴滴滴……”一阵手机铃声打破了片刻的宁静。

  

  “经理,您好,公司有人找您!”“好,知道了,我马上回!”接完电话,两人起身就走,随手把一包东西放在了原地。等老刘头儿回过神来,两人已经走上河岸。

  

  “哎,年轻人,你的鱼竿,你的鱼竿!”

  

  “不要了,大伯,留着您玩吧,还有那包鱼饵。”

  

  说着两人关上车门,绝尘而去。

  

  “我又不认识你,我要你东西干啥!”老刘头儿在心里嘀咕的工夫,已经不见了车子的踪影。

  

  眼看太阳升到了头顶,已经中午了,老刘头儿收拾东西打道回府。这不是鱼饵,老刘头儿一摸年轻人留下的手提袋,打开一看,是几条“大中华”香烟。你看这些年轻人粗心不粗心?

  

  一整天的时间,老刘头儿都心神不宁,干什么事都在走神。

  

  “爸,今天收获怎么样?钓着大的了吗?”晚上8点多,儿媳下班回来,看见老爷子无精打采的样子,调侃道。

  

  “小丽呀,你爸今天遇到了件蹊跷事,不是冲着他,恐怕是冲着你来的。”婆婆说完,老爷子把事情一股脑倒给了儿媳。儿媳赶紧打开了装着“大中华”的手提袋翻看,这一看还真发现了一张发票,发票显示新购钓鱼竿的金额达到了五位数。

  

  “爸,这可不是一般的‘鱼饵’啊,我知道怎么回事了,另外这钓鱼竿咱可不能要,我明天会处理好的。”

  

  “好,爸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说完老刘头儿吹着口哨上楼了。

  

  第二天一大早,作为副局长的小丽,提着东西,敲开了派驻纪检监察组办公室的门。

  

  几天后,老刘头儿收藏起钓了几十年的渔具,穿上了合脚的老北京布鞋。

  

  迈出门槛,清风习习,老刘头儿一身轻松。(王宽德)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