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四知”之风传千古

发布日期:2023-11-02    来源: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网站

杨震,东汉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华阴县人,先后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职,汉延光二年(123年)担任太尉,掌管国家军事大权。杨震为官公正,清廉律己,其四知拒金故事、“清白传家”之风两千年来被后世传颂。

杨震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开办三鳝书堂,潜心教书育人30年。他清净淡泊,以苦为乐,教授学生3000多人,因此被誉为“关西夫子”。

杨震50岁时被举为茂才,步入仕途。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推荐之恩,趁深夜欲把黄金十斤送给杨震,却遭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义正词严地驳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作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为官期间,杨震清廉律己,不吃请受贿,不因私事求人送礼,不修豪华宅府,要求子孙们只吃粗茶淡饭,外出只准步行。人劝杨震置办些家业,为子孙后代的将来考虑,杨震坚决不肯,说道:“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杨震作为太尉,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因而被中常侍樊丰等忌恨。延光三年(124年),遭弹劾罢免,又被遣返回乡,杨震以死明志,途中饮鸩自尽。他要求子女“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设祭祀”。

永建元年(125年),汉顺帝刘保即位,杨震冤情昭雪,下诏任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此后,杨震“清白传家”的风范成为杨氏后人的家风。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在杨震言传身教下,五个儿子生活简朴、为官清廉,以“清白吏”誉满天下。(李均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