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市纪委监委牵头,会同市政府办、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电公司等9家单位公布在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第二批成果。分别是:
一、坚决纠正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政策落实不力、工作松劲懈怠问题。
认真开展大排查,严格退出程序,加强返贫监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利用河南省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排查全市5.1万户脱贫户,发现存在问题9户,目前已完成整改;排查全市1.5万户未脱贫户,对存在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问题的101户建立问题台账,逐村逐户逐项销号,目前所排查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完成。
二、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重点解决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脱保”“漏保”问题。
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行动。截至11底,全市已排查特殊困难群体56859人,排查疑似“脱保”“漏保”人员线索498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29人,16岁以下儿童45人,残疾人232人。对疑似“脱保”“漏保”人员中符合办理低保的455人,已全部完成审批办理。
三、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纠正和查处发布虚假房源信息、违规收费、恶意克扣押金租金、威胁恐吓承租人等问题,坚决取缔一批“黑中介”。
集中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开展以来,三门峡市共排查住房租赁中介机构136家,查处违法违规机构77家。截至11月底,已完成整改30家,正在整改13家,通过媒体曝光34家,行业管理部门停止办理被曝光中介的相关业务。
四、坚决纠治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中“吃拿卡要”、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坚决纠治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
及时受理处置群众投诉。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共收到群众反映问题28件,核查属实4件,均已办结。推动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与110报警服务台联动运行,共接转办件378件,办结满意率97%以上。“12345,服务找政府;公安110,为民保安宁”的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五、解决水电气网络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正常使用和日常维修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持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市使用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资金1020万元,对701处农村饮水工程进行了维修养护。
持续开展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施“电代煤”配套电网改造工程40项,新建长度9.42千米、配变容量0.76万千伏安,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对电网薄弱的94个行政村进行电网改造,目前已全部竣工投运。开展10千伏配电线路“频繁停电”专项治理,排查触电人身伤害隐患,截至11月底,共完成处理危急缺陷134起,10千伏配电线路停运率同比下降25.71%,治理树障隐患35682棵、违章建筑12处、违章施工34处,异物隐患77处,确保人民群众安全用电。
持续开展“气代煤”工作。积极与上游气源企业协调“气代煤”新增气量问题,全年落实“气代煤”新增气量840万方。完善天然气保供应急预案,明确“压非保民”调峰清单,确保我市居民冬季用气稳定供应。
持续提升网络信号覆盖率。截至11月底,已解决了60个村庄,30个小区的室外手机信号覆盖问题。将11个自然村纳入2019年脱贫攻坚目标村光纤接入覆盖工程,共计投资15.47万元、端口180个、新建光缆23.9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施工。 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提速降费优惠政策,截至11月底完成扶贫流量赠送14.5万余户,扶贫专项套餐折扣活动办理2.7万余户,扶贫宽带办理2.8万余户,累计使用成本资金395万余元。
持续开展好农村公路集中养护工作。截至11月底,全市发动群众普修普养3640公里,专业队伍修整路肩300余公里,确保农村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完好,满足群众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