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七届市纪委四次全会工作部署系列谈③

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
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发布日期:2019-02-19    来源:三门峡市纪委监委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和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为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通览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改革”“创新”是高频词,传递出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发挥合署办公优势,积极延伸监督触角,着力打通巡察监督和监察监督两个“最后一公里”,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初步建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处置问题线索、立案审查调查、党纪政务处分数量较上年同期均大幅增加,改革带来的制度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

市委书记刘南昌在七届市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为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七届市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从五个方面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坚持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探索市县两级纪委机关、派驻机构干部交流任职,重点围绕线索管理、审查调查、处分处置等环节,认真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工作制度,推动“两为主”落细落实。

二是强化派驻监督。制定《关于深化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全面加强对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完善派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对市管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制定派驻机构工作办法,研究制定市管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考核办法,加强对派驻干部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考核评价,提高派驻监督全覆盖质量。

三是打通巡察监督、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积极稳妥推进市县巡察向村居延伸,推动监察职能向乡镇、村居延伸,向各类经济功能区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覆盖,实现巡察发现问题与监察监督整治问题同向发力、协同作战,形成基层监督全覆盖的整体合力。

四是健全完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整合规范纪检监察工作流程,健全完善各项规则和配套制度,构建全面、规范、严密的调查程序体系。依托纪检、拓展监察、衔接司法,完善审查调查转换衔接办法、监察调查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刑事缺席审判协调机制、技术调查配合机制,推动形成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体制机制。

五是着力形成监督工作合力。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协调衔接,推动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效贯通,健全和完善监督体系,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

改革创新要求思想解放,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强烈忧患意识警醒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稳中求进,紧盯实现改革目标,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不断建立完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