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发布日期:2019-11-18    来源:三门峡日报

去年以来,卢氏县坚决贯彻落实河南省委、三门峡市委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决策部署,全县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坚决惩治腐败,扎实推进以案促改,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以上率下压实主体责任

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各级党委(党组)既是组织推动工作的主体,又是“改”的主体,必须扛稳抓牢主体责任。

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县委常委会走在前、作表率,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剖析典型案件、查找岗位风险、自我约束规范权力、整改突出问题。卢氏县委主要负责人审定《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意见》,以原县委书记王战方等3人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典型,为4000余名干部作警示教育专题党课;县四大班子领导在个人查剖整改的同时,积极指导联系部门以案促改工作,切实抓好分管领域推进落实工作。

卢氏县纪委监委积极担起主导推进工作职责,印发《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办法》,建立完善制度化常态化联动机制,将以案促改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形成推进工作的有效合力。

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级干部示范引领下,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始终把以案促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主要负责人扛稳抓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积极推进工作,形成以案促改全覆盖工作格局。

高压惩治腐败打牢“案”的基础

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更能使人警醒。该县始终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卢氏县汤河乡梧鸣沟村原党支部委员周某某,不执行乡党委外出培训安排、无故拒不参加乡政府重要会议,在村组干部会议上当众发表不当言论,被卢氏县纪委开除党籍并公开通报,在全县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

群众身边的“小微腐败”给老百姓造成的伤害最直接。卢氏县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从扶贫、民生领域“小微腐败”着手,坚决惩治基层党员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2018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4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69人(科级干部68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

对有关涉案人员的严惩和通报曝光,彰显严惩腐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形成有力震慑,为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2019年1月28日,三门峡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上,《生财无道》廉政短剧赢得好评,该节目以卢氏县纪委监委查办的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为原型创作。这是一次生动的党风廉政教育课,也是卢氏县利用身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的一个缩影。

“大家熟悉的村组组长堕落为恶势力犯罪分子,教训沉痛,值得每一名村组干部警醒。这样的庭审旁听,比起平时听报告、学文件效果更直接,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卢氏县人大代表、朱阳关镇涧北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军礼在旁听了该县监委移送审查起诉的首例职务犯罪和县公安局移送审查起诉的首例恶势力犯罪案件公开开庭审理暨警示教育大会后感慨地说。

选取典型案例,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违纪人员现身说法、深刻检讨,党委(党组)书记分析案发原因,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表态发言,全体干部对照整改,已成为该县各级各单位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的固定流程。

“违纪违法案件不能一查了之,要扎实做好案件查处‘后半篇文章’,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扩大审查调查后续效应。”卢氏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2018年以来,该县共筛选典型案例42起,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118份,召开警示教育大会437场次,受教育人数2万余人。

在强烈的纪法威慑和政策感召下,该县6名党员干部主动到县纪委监委说明问题,上交违纪资金53万元。

扎紧制度“笼子”巩固扩大整改成果

以案促改目的在“改”,整改成果体现在“建”。

2018年3月,卢氏县第一小学原校长李某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家法律法规,被县纪委监委给予开除党籍、降低岗位等级处分。该县教体局党组深刻查摆此典型案例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出台《卢氏县教育系统关于全面持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暂行办法》,修订完善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和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全面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日常监督管理。

身边的同事因违纪违法被查处,令人痛心疾首,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要以此为鉴,严守党纪法规和制度规定,走好人生每一步。这是许多党员干部的共识。

以案促改工作开展以来,卢氏县各级各单位累计废止制度97项、修订制度341项、新建制度104项,初步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巩固发展风清气正敢担当的政治好生态。(薛江涛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