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执纪审查调查中有个别案件存在着履行审批手续不严、电话审批和事后补办审批手续的现象,初核、立案等环节的手续没有及时上报县纪委监委……”这是柘城县纪委监委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梳理36条问题表现,形成部门整改台账,提交全体人员审议的场景。
自6月开始,柘城县纪委监委为推动“6-45”问题整改落实取得实效,创新实施部门会“初诊”、组务会“复诊”、常委会“确诊”的“三堂会诊”制度,看对“病症”,把准“病因”,切中“病理”,开出“良方”,去除“病根”。
各部门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对存在问题“初诊”,采取“自己查、同事帮、领导点”的方式,对照清单查表现,主动揭短亮丑,让同事会议评判,确保问题找准、找实、找全。县问题整改落实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体会议对各部门整改台账“复诊”,看问题找得准不准,病灶查得清不清,措施制定实不实,对问题没有找准、找实的,制定措施虚化、不扎实的,坚决退回。县纪委常委会对全县整改台账集体研究“确诊”,逐项逐条“过筛子”,找不足、找盲区、找薄弱环节,确保问题表现切中实际,整改措施切实可行,挂图作战,挂账销号,为问题全面整改“清零”树好把子。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机关已查摆具体表现45项76条,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108条,建立完善制度17个,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