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政风行风热线开播4年 解决问题3600多个
2012-05-24 18:52 来源:
“自从解决了我几十年的黑户问题后,俺村里人的电话上都存上了这个号码,一有事就拨打求助。”说起政风行风热线,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靳勒桥村的袁庆东老汉一脸激动。年过七旬的他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户口,多次反映未果,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热线,没想到事情很快得到解决。 政风行风热线,由漯河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和该市广播电台合办,每周二、三、五在3个频道同步直播,目前已成了老百姓议政评政主要渠道。一个广播栏目何以能够请动那么多的市领导和县、区及市直一把手?靠什么为老百姓解决了大量问题?近日,记者走进了漯河人民广播电台该栏目直播间。 “直播”纳入测评考核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漯河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刘洪升,欢迎大家对城市的交通管理多提宝贵意见。”11月20日早晨,刘洪升携车管所、驾管科、事故大队、科技科等负责人,在漯河市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与市民交流。“最近东方大市场路口老堵车、出事故,你们交警咋解决?”“明天就加派民警值班,并对道路疏导重新安排。”尽管许多问题提得很尖锐,屡次表示“感谢”的刘洪升,还是通过直播当场解决了10多个难点。“每周都会有3个县区或市直单位的一把手赶来,开播4年来已有8位市领导和460多位县、区及市直一把手走进直播间,3.2万多名市民参与直播,解决问题3600多个。”漯河电台台长权超告诉记者,“最近我们又在周四增加了一期配套的直播栏目‘民声热线’,老百姓打进直播间后,啥热点、敏感问题都可以反映,我们再派记者逐一调查回复。” “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刁难甚至打击报复。”漯河市政府纠风办主任刘承篪告诉记者,播出的节目都要整理成政风行风热线简报,送达市四大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手中。对出现的严重问题,市委、市政府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年底,市政府纠风办还将对各单位一把手参与政风行风热线情况进行测评考核,结果在全市予以通报,并纳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 “娘子军”撑起半边天 “前不久,积雪压断树枝砸中一特困市民,头部缝了6针。我们采访后与漯河市园林管理处联系,该处拿出了2000元帮助这个特困家庭渡过了难关。”昨日在热线直播间,该栏目负责人史林红告诉记者,在栏目组里,包括她在内的曹凤云、张杰、王双双、李双全5名编导、记者和主持人,全都是“娘子军”。 “她们在采访中还会遇到采访遭拒、恶语中伤、恐吓围攻等突发事件。”漯河电台副台长杨锐说,在处理热线问题中,红色“娘子军”遭遇到大量的艰辛甚至委屈:今年5月份,栏目组接群众举报称,源汇区某村田地2007年就被占用了,两年来村民没有拿到一分钱的赔偿款,现在村北边的田地又要被占用……当栏目组记者来到该村了解情况时,相关工作人员根本不配合。当这一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后,赔偿款很快发放到村民手中。 “只要是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都会密切关注、穷追不舍,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史林红说。 热线架起连心桥 一条热线,情系两头。前不久,漯河市民政局局长做客直播间。在与群众现场交流关于低保的问题时,当得知一些地方“富人拿低保、穷人挨着饿”时,该局长大发雷霆,现场承诺:只要事情属实,坚决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几天后,问题得到解决。 “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目前已不是‘一条腿走路’了。”漯河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王孔献告诉记者,这条热线已和当地网络、市长热线“多合一”,达到了“一次上线,数次见面”的效果。有时还将栏目拉到市民密集区,与群众面对面现场解决问题。“这条热线成了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监督岗’。”王孔献说,“更是为市民办实事的‘服务站’、反映社情民意的‘显示屏’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