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市多措并举减少“三公”经费支出
2013-08-05 09:32 来源:

今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把规范“三公”经费管理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强化宣传造势、强化制度约束、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三公”经费的常态化管理,截至目前,“三公”经费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3%

南平市委、市政府把规范“三公”经费支出作为厉行勤俭节约的重要内容,印发《实施办法》,在规范出国(境)及外出活动报批管理、简化接待工作、精简会议活动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要求从市领导开始带头执行。该市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发送廉政短信、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等的宣传力度,扩大公众参与监督的范围。将“三公”经费管理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廉政提醒、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和公款旅游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搞一阵风,推动工作常态化。

改革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在执行“公用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制度基础上,对各单位“公务接待经费”提出预算细化要求,为“三公”经费支出划出“红线”。从简安排各类节庆、会议等活动,实行简约化。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南平市接待办随即从迎送、住宿、用餐、陪同、车辆和会议等6个方面制定公务接待简约化详规。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取消各类节庆活动944项,节约资金1225万元。认真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对下辖县(市、区)开展重点检查4批次,检查6个县(市、区)51个单位,全市清理纠正违规公务用车553辆;对“五一”期间公车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存在公车私用私驾问题的单位及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公车配备更新实行“份额制”,即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申报符合更新条件的车辆,按照车辆使用年限、行驶里程、车况等进行综合评分排序,列入排序表的方可更新配备。在因公出国(境)上控总量、严审批。根据工作需要和经费预算制定出国(境)计划,严格因公出国(境)报批制度,对市领导每年和任期因公出国(境)次数上限等作出明确规定。今年16月,全市因公出国(境)人次同比减少31.9%

南平市整合党委、政府督查室和纪检监察、组织、效能、审计等机关(部门)力量,采取集中检查、重点抽查、自查自纠、明察暗访、信访受理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三公”经费监督检查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督查,发现下辖某县林场违规发放津补贴、招待费数额较大的问题,予以严肃处理并收缴违规发放的津补贴16.74万元。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信息月报制度和公务经费开支情况季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三公”经费支出数额及同比增减情况,强化动态监督,对“三公”经费超支的单位及时进行预警。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督查管理制度,如邵武市的“三公”经费“预警提示”制度,光泽县的“三公”经费月清单报告和季度盘点等制度。市委把“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奖惩。今年初,针对少数县(市)责任制考评中群众反映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私驾等突出问题,要求相关县(市)委书记在述职述廉会议上作“点题”述职,市纪委下发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反馈

  • 版权所有:商丘市纪委监察委
  • 豫ICP备13020693号  E-mail:sql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