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十大廉政文化事件
2012-05-24 18:49 来源:
1 中共反腐倡廉历程展举办 2009年3月24日,经中央纪委、中央党史研究室批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开幕式暨湖北省反腐倡廉历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举行。 该展览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反腐倡廉理念、战略方针及主要成果。据悉,全面、系统地展现党的反腐倡廉历史,该展览在全国是首家。展览历史资源独特,在中共五大会址、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诞生地举办反腐倡廉历程展,从历史的起点出发,探寻反腐倡廉的伟大足迹。纪念馆和展厅不仅较好地保存了中共五大会址的历史原貌,还与毛泽东主办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毗邻,构成了一条国内大城市少有的全长近500米的党史文化景观一条街。教育形式独特,除传统展示手段外,还采用了激光、电子书、多点触摸屏、汽幕墙、空中成像等高科技手段,设置了观众自我测试平台,有的展示手段在全国大型主题展览中尚属首次运用,从而增强了展览的观赏性和互动性。 2009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又在人民网上开展。这是网上首家全面系统展现党的反腐倡廉历史的大型展览馆。 2 全国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展播 2009年4月,由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国家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四部门联合举办的“扬正气·促和谐”全国廉政公益广告创作展播评选活动的作品评选结果揭晓。《姚明篇》、《廉洁是一种力量》等26件作品荣获特等奖。《诸葛村篇》等216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扬正气·促和谐”全国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展播活动2009年4月29日正式启动。这次展播的45件优秀公益广告作品,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创作精美,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感染力极强,具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对人民群众来说,从中看到了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会引起深深的思考,是一种强力的鞭策。对于那些为政不廉的人来说,内心会引起强烈的震撼,是一种悬崖勒马式的警诫。 45件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全国各省级党报及党报所办晚报、都市报和各省级电台、电视台集中展播展示,同时在人民网、新华网以及监察部网、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等进行网络展播。 观众普遍认为,这样的廉政公益广告寓意朴实、贴切、感人,不仅自身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价值观,而且提高了对廉洁风气的督促意识。 3 海南向官员赠阅“囚徒感言” “在守法与违法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要么天堂,要么地狱……有的人,经常贪平安无事;有的人,第一次伸手就被逮个正着。但是,如果从来不伸手,就绝无被逮着之虞……”《人生核算———一名囚徒的感言》一书中这样写道。从2009年3月起,这本由海南省纪委信息中心和宣教室编印的警示教育读本向海南全省领导干部赠阅。 这本书的作者是正在海口监狱服刑的一名职务犯罪人员。作者以自己和众多职务犯罪服刑人员“人生破产史”的亲身经历和生活感悟写成,道出了身陷囹圄之后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省纪委书记王为璐看了这本书后,要求利用这个生动具体的反面教材,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把治理腐败的关口前移。 王为璐表示,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效果显著。书名《人生核算》,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深刻教训,把握好自己,算好人生这笔大账,走好脚下每一步,避免“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聪明的人用别人的教训教育自己,愚蠢的人用自己的教训教育别人。发现错误的价值往往不亚于发现真理。”在《人生核算》这本书中,有许多这样发人深省的话。领导干部做好人生核算,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廉洁从政、公私分明。 4 白银廉政考试不及格不能提拔 2009年10月10日,甘肃省白银市委在当地媒体上公布了一则县处级干部任前公告。干部任前公示是全国通行做法,因此对于当地组织部门来说,他们只是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后又完成了一项“规定动作”。但是对于拟提拔任职的马书卿等30人来说,他们相比其他人多走了一道“槛”,在当地他们被称为“首批吃螃蟹者”。 “别的地方提拔干部,过了组织部的关就行了,而我们却要先过纪委的关。”这句话是白银市一位即将履新的干部说的。 2009年初,甘肃省纪委将白银市作为开展廉政法规知识考试的试点城市。8月29日,白银市拟提拔的县处级领导干部集体参加了由白银市纪委组织的“廉洁从政党纪政纪法规知识考试”。结果,有117名干部因为考试不及格而失去了当年的提拔资格。此举引发了网上热议,有人认为“廉政考试考不出清官”,这种考试只是走走形式。但当地纪检部门认为,这是“源头治理构筑反腐倡廉防线,关口前移提升领导干部素质”的有益措施。 5 廉政越剧《一钱太守》进京演出 “刘宠啊,你要珍惜一文钱,莫贪一文钱,用好一文钱,管好一文钱……”2009年2月26日,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携新编廉政越剧《一钱太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唱词、一段段音韵唯美的旋律,台下千余首都观众屏住呼吸,随会稽太守刘宠在情与理、义与法的情节中挣扎,当故事进展到高潮———刘宠最终将胞弟孙超绳之以法时,蓄势已久的掌声终于雷鸣般地爆发出来,经久不息。 《一钱太守》取材于东汉时期绍兴的一位清官刘宠的真实事迹,围绕“做官先做人,做人要善良,做官要清廉”这一主题,将“官民之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心为民、一尘不染的“一钱太守”清廉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省纪委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新路子。越剧是源于浙江具有百年历史的剧种,深受群众喜爱,廉政越剧《一钱太守》就是在浙江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的重视支持下,由绍兴市深入挖掘历史资源,精心排演的优秀剧目。 6 高校廉政研究与教育学会成立 2009年8月15日至17日,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河南省廉政评价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09年高校廉洁教育培训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高校廉政研究与教育学会正式宣告成立,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当选为会长,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副教授当选为常务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教授、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袁柏顺教授当选为副会长。 高校廉政研究与教育学会是我国大学廉政研究与教学机构的联合性学术团体,根据该学会章程,今后将定期召开理论研讨会,对腐败和反腐败的形势作出分析和估计;加强廉政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传播积极向上的廉洁文化;组织参加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召开的专家咨询会,承担有关方面委托的反腐倡廉课题研究项目。 7 控烟协会建议禁止公款买烟 2009年5月19日,针对屡禁不止的公款买烟事件,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以《关于呼吁全面禁止公款消费烟草制品的一封公开信》的形式致函中央纪委,建议中央纪委、监察部和财政部全面禁止公款消费烟草制品,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及2009年5月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严肃查处用公款消费烟草制品的腐败行为。 据媒体报道,2009年5月27日,中央纪委致电中国控烟协会,表示中央纪委领导对这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视,认为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的建议提得很好,将进一步了解情况,加强对公款买烟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管,并希望今后能与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加强沟通,共同开展禁止公款买烟的相关活动。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2009年5月11日至15日在搜狐网健康频道对3630人做的关于对公款买烟的看法的调查显示:98.76%的网友认为政府机关不应用纳税人的钱购买卷烟,98.24%的网友认为卷烟不是政府进行公务的必需品,96.86%的网友认为公款买烟是一种腐败行为,93.22%的网友支持政府制定禁止公款买烟的相关政策法规。 反腐专家认为,中国控烟协会作为民间组织,关注、参与反腐败,令人感到振奋。因为反腐败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只有把专门机关的监督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威慑力量。 8 国家预防腐败局征集局徽 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挂牌成立。它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全国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是中国国家级预防腐败专门机构。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两周年之际,2009年8月11日,国家预防腐败局在该局网站上发布局徽征集启事,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国家预防腐败局局徽设计方案。 征集启事要求,国家预防腐败局局徽的设计理念要符合国家反腐倡廉建设的政策方针,体现中国预防腐败工作的鲜明特点,体现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背景、机构设置、工作职责等。 根据局徽设计方案征集启事,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将组织成立评审小组,对所有投交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定5个入围设计方案,并通过适当方式将最终采用的设计方案向社会公布。 9 APEC北京研讨防止利益冲突 2009年10月14日至16日,由中美两国政府共同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反腐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APEC框架下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反腐败国际合作领域的又一次盛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监察部、外交部、国家预防腐败局与美国政府道德署、国务院共同举办,来自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和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国内有关部门的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以“APEC廉政准则———防止利益冲突”为主题,紧紧围绕廉政准则的建立与执行、避免和消除利益冲突、加强廉政教育与培训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各方代表通过交流研讨,达成五点共识:一要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促进社会公平与发展;二要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廉政法规制度体系,保证行政权力依法正确行使;三要避免和消除利益冲突,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四要加强和改进廉政教育培训,提高公职人员的廉政意识;五要坚持和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形成共同打击和预防腐败的整体合力。 中国监察部副部长姚增科表示,中国反腐败机构愿意同各国、各地区一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加强交流,密切合作,为建设一个公平正义、清明廉洁、和谐稳定的美好世界而共同努力。 10 工程院增选院士坚持“品行端正” 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09年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48人当选为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首次参照了“品行端正”标准。据介绍,2008年,中国工程院修订了《中国工程院章程》,增加了此项标准和条件,以突出学风道德在评选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说,增加“品行端正”这一内容,经过了全体院士大会讨论通过,社会各界也非常赞成。评选院士要保证其学术水平,在增选过程中最关注的是其业绩材料,材料是否有不实之处,成果是否有包装,都涉及到品行问题。因此,评选过程中要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行考察。另外,院士增选中也存在助选现象,有候选人到处找人,也有单位出面,甚至送礼的现象,这都关系到品行和学术道德。 “确实有人到处‘跑’,不是一个两个,这次就没有当选。实际上,如果他们不跑的话,说不定还有可能入选。”旭日干说。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科技界也受到社会上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一些人争名逐利,不仅跑科研项目、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且“跑院士”,败坏了院士的形象。推出“品行端正”标准,中国工程院这个“入口关”把得实在是好。“品行端正”标准对“跑院士”现象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对反腐倡廉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