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故事|从陈寔遗盗说起
2020-10-26 11:24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从陈寔遗盗说起

有个成语陈寔遗盗,故事是这样的。陈寔(通实)是东汉人,为人仁慈和蔼。有一年收成不好,老百姓贫困,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后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严肃地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干坏事的人不一定天生就坏,只是长期习惯了,才逐渐变得这样,屋梁上的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小偷非常惊恐,从房梁跳到地上,向陈寔叩头请罪。陈寔对他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坏人,应该赶紧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重新做个好人。然而你干这行也是被穷困所迫。”遂吩咐送给小偷两匹绢。从此以后全县盗贼绝迹。“梁上君子”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

陈寔(104年-187年),字仲躬,颍川许县(今长葛市古桥镇陈故村)人,东汉桓帝时任太丘长。他为官清正廉明,理政有方,秉公办事,心地宽厚,善于以德感人,为后人留下了“陈寔遗盗”“牛车赴任”“难兄难弟”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被誉为“一代廉吏”“千古德星”,后人尊称其“陈太丘”。

为纪念这位廉吏、弘扬其为政为官之德,永城市太丘镇在镇中心大街修建了陈寔公园,敬立陈寔塑像,供后人瞻仰学习。

陈寔自幼聪颖好学,稍长做都亭佐,县令邓邵发现他勤奋好学手不释卷,于是就推荐他到太学学习。学习期满,先后出任颍川太守督邮、西门亭长,又转任该郡功曹(负责总务的官员),后补任为闻喜县(在今山西省)县令,旬月因母丧离职,旋复任太丘长,即到今永城市西北的太丘任县令。

至今永城周边还传颂着这样一首民歌:“汉吏盛传陈寔公,牛车共挽带花弓。牛生一犊仍归库,雅化德风千古称。”故事是这样的:陈寔赴太丘上任,居家坐牛车而来,随车带有弹棉花弓、纺车等日常生活用具。后老牛产了小牛,他认为小牛是吃太丘当地的草料长大,坚持将小牛上交官库。相传他还让夫人坐上牛车带上花弓、纺车,劝农耕织勤劳持家。

陈寔做太丘县令时,有强盗杀死了一个财主,他带人前去追捕。半路上又听报有一个女人生下婴儿抛弃不养,他立即回头处理弃婴一案。主簿指责他:“盗贼杀人的案件重大,应该先去查办。”陈寔说:“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陈寔急救平民婴儿的行动成为千古佳话。

陈寔中平四年(187年)八月丙子日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葬于郎城,今长葛市古桥乡苑店村东。参加追悼会的有三万余人,车数千乘,后世尊为颍川陈氏之始祖。(永城市纪委监委 冉林松)


责任编辑:
  • 版权所有:中共虞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虞城县监察委员会
  • 豫ICP备13020693号  E-mail:sql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