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连续暴雨造成城市严重内涝,处于三川交汇处的豫东周口市担下了泄洪的重任,许多人开始去了解这座城市,而卧立在沙颍河岸几十年的铁水牛也进入了大家的眼球。在周口生活了13年,我全然不知竟还有这样一个卧立在沙颍河岸的铁水牛。“勇敢牛牛、不怕困难”在朋友圈、短视频圈“火了”。
认真翻阅来了有关铁水牛的记载,才发现它可谓是“牛生”坎坷。近百年风风雨雨,最早的铁黄牛经历了它的前世今生,再次出现在周口人民面前时,周口城已大变了模样,它也从铁黄牛摇身变为铁水牛,顺卧沙滩、面朝前方、双角拱月、呈喝水状。如今的人们都知道,今世的铁水牛是带着最初的“使命”来的,因为很早之前,在周口,就有“铁牛喝水,沙颍河决堤”之说,意思是水位一旦到达铁牛嘴边,沙颍河上游必决堤。所以,每逢汛期到来,人们都要靠铁水牛准确的提供安全标志,确保沙河无恙,它被周口人民称为“沙颍河卫士”。
可是,如今科技发达,水位测量技术更加科学、专业、精准,那么在这次泄洪过程中,城内老百姓为什么还是会时刻去关注铁水牛的水位情况呢?
“一天水位上涨了近1米”“牛牛挺住,周口加油”。成了连日来最热的话语。
我想,大家之所以关注铁水牛,是因为在铁水牛身上有那个约定俗成的“度”。时刻关注这个“度”,才能在危险来临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早、防小,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度”的安全,保一方平安。
经历过水流的反复冲刷后,支撑铁水牛的石柱上出现了明显的分隔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水退去,分割线也会随之慢慢消失,可是,铁水牛会记住这段历史,人民也会记住这段历史,因为“度”已刻在了心里。今天的沙颍河安然无恙,不是铁水牛“镇”住了水,而是因为那千千万万日夜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的党员干部、防洪官兵、抢险群众,还有那些牺牲万亩良田和家园保城市安澜的农民兄弟们,是他们,用担当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换来了全市人民安定的大局。
水牛“镇水”的“度”,在于它能否精确报告水位,预告险情。党员干部的“度”,在于他能否出淤泥而不染,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作为纪检监察人,我们也应像铁牛一样有“度”,对党忠诚要有高度,监督执纪要有力度,交友处世要有尺度,为民服务要有温度。
此刻,看着静卧的铁水牛,我猜想,也许正因为有了“度”,面临险情,我们党和政府才可以如此处变不惊,党员干部心中的“堤坝”才能如此坚不可摧,群众心中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才有增无减。(扶沟县纪委监委 梁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