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要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河南西华:打好巡治“组合拳” 打造平安幸福村

2023-03-01 09:04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河南省西华县委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巡察村(社区)工作决策部署,提升政治站位,树立鲜明导向,坚持巡察监督先行、集中整治兜底、长效机制保障,打好巡治“组合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惠民富民政策提供有力保障。十四届县委以来,已开展两轮村(社区)巡察,覆盖村(社区)党组织182个,巡察监督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得到充分彰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

  坚持统筹谋划,扛牢政治责任。西华县坚持健全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把巡察监督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构建一体谋划、协同推进、逐级落实的工作格局。县委牵头高位推动。始终坚持把破解农村治理难题作为村(社区)巡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县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把巡察村(社区)工作纳入十四届县委巡察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健全“县委牵头、部门参与、乡村落实、监督推进”工作机制,清单化推进责任落实。县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8次听取巡察村(社区)工作汇报。领导小组统筹带动。定期召开巡察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听取巡察村(社区)工作汇报,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并深入巡察一线,协调解决发现问题26个。巡察机构实施拉动。巡察办认真履行统筹协调、指导督导、服务保障工作职能,巡察组依规依法开展巡察监督,共同推动巡察工作扎实开展。

  坚持依靠群众,突出问题导向。西华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发现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生命线。通过集中动员、强化宣传,让群众“动”起来。制作“百米长卷”公示栏,将各项惠民政策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巡察的热情,群众参与度达到85%以上。通过深察实访、问需于民,让群众“说”出来。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村(社区)政治生态“把脉画像”。做到整村入户率50%以上,重点人群入户率95%以上,为准确深入发现问题提供强力支撑。通过开门巡察、精准聚焦,让群众“找”出来。重点围绕“三个聚焦”内容“开门巡察”,着力查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共发现各类问题2681个,移交问题线索122件。

  坚持强化整改,增强巡察质效。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推动解决问题是巡察工作的落脚点。西华县通过“边巡边改、以案促改、边督边改”方式,把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评价巡察效果的重要标准,体现为民服务“温度”。坚持紧盯民生实事边巡边改,解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问题。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聚焦“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让巡察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下发整改通知书11份,完成率达95%以上,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坚持紧盯典型案例以案促改,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利用巡察村(社区)发现的典型案例,开展基层“微腐败”专项治理和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筑牢织密农村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网格。开展警示教育10次,受教育干部1200余人。坚持紧盯问题边督边改,解决整改“改不动、改不好”的问题。认真落实市委巡察办提出的“双反馈”“四通报”“六督查”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严把巡察整改方案制定、全程督查督办、整改报告审核、整改效果评价等重要关口,扎实推进巡察整改落实落细。开展3轮集中督查,推动解决问题200余个,发函交办相关职能部门问题36个。

  坚持以巡促治,助力平安建设。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西华县坚持“巡察监督先行、集中整治兜底、长效机制保障”的工作原则,把常态化专项整治作为加强巡察村(社区)成果运用和整改促进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把“三不腐”推进的理念贯穿巡察监督全过程,依托“五星”支部创建,创新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管用“打法”,着力形成监督、整改、治理、创建的全周期闭环,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2022年,西华县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十百千”示范村6个,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县,全市“五星”支部创建现场会在西华召开。坚持“啃最硬的骨头、治最乱的村”的工作思路,通过巡察筛选群众最盼望入驻的问题多的重点村开展集中整治,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社会效果。集中整治6个乡镇的13个村(社区),收回集体资产456.5万元,收缴违纪资金42万元,查处党员干部70人,司法处理47人,为群众办实事59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坚持“以打开路、一打到底,以案促改贯穿始终”的工作方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先行调查处置,对违纪违法人员形成震慑,达到查处一案、警醒一片的效果。坚持破立结合、建强组织,推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23项,用制度规范办事流程,用制度管控权力行使,用制度防控工作风险。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