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影是最闪亮的坐标
醉人的春风里书声琅琅,多彩的春光里树影婆娑,花形窈窕,穿行在校园里,无数难忘的身影被春光拍摄成五彩的照片,保存在记忆的优盘里。许多年后,点开这存储校园记忆的文件夹,有一位前辈的身影被时光轴回放成学校历史的标签,最后被定格在校园的广角镜头里,那身影伟岸高大,目光坚毅而又充满温情,遂平县常庄中学的蒋汝春老师。
少年时代的蒋汝春,生活在旧社会农民家庭。他与同龄人一样,饱经了黑暗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烽火岁月,他在入党自传中写到,“当我听到自己可以上学的消息,我高兴坏了!在旧社会里,想都不敢想,所以我十分珍惜党给我创造的上学机会。学生时代的我,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回报党的恩情。”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心中的诺言,用自己毕生的经历开启了实现人生宏愿的历程。大学毕业后,因农村教育人才奇缺,他放弃了在县城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常庄中学支援家乡教育事业。从此,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守诚者实,求变者通,善建者行,为公者益,则敢担当。为改善教学条件,他亲自编写教育兴农辅导材料,不辞劳苦、摸黑冒雨,跑到各村巡回演讲,用本地的真人事实讲教育的意义,用学校简陋的办学条件和莘莘学子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作对比,他的苦口婆心感动了淳朴的乡亲,赢得了乡亲的拥护和支持,使教学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观。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为改善学生住寝条件,他带着严重的胃病,冒着寒冬酷暑南上北下选购学生用品,为节省开资,发动老师并亲自动手锯钢材,半个月内焊制了808张双人钢床,解决学生住宿难题。他在办学上秉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借鉴外地经验,创新发展办学理念,完善学校制度建设,用制度兴校,鼓励先进、优化教师队伍作风建设,树立教师和党员模范典型,严谨治学,培养和凝聚校风、学风,成就了一批批辉煌的人生。
岁月静好,繁华落幕,退休后,他挥一挥清袖,轻轻的作别亲织的锦绣,又回归乡里,隐于田园,过起了晴耕雨读的生活。
廉者,困不改志,厄不移德。2020年的一个假日里,我在校园里见了他一面,他坐在轮椅上,衣着朴素而干净,像普通的农家翁一样慈祥,深情凝视着他曾工作过的这个地方,夕阳将他静坐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定格在我记忆中的这个身影虽苍老憔悴,却又那么伟岸高大,在校园的时光轴里,他的身影如同闪亮的坐标,华采四溢,同我们的校园精神融为一体,在每个教师和学子身上绽放新的力量。(遂平县纪委监委 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