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清风文苑

纪检人手记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发布时间:2019-11-23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近日我利用工作间隙,认认真真地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读了一遍,深深地被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奋斗故事所震撼,心灵上受到了很大洗礼。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以其七年的知青奋斗故事,为其后来提出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作了很好的注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人无论干什么事,都必须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习近平在1969年知青下乡的大潮中,从北京突然来到陕北的梁家河,也可以说是从大城市来到小村庄,面临着求学生涯中断、生存条件艰苦、前途命运未卜等挑战,这一切对于一个不满16岁的少年来说,没有坚韧不拔之志,是不可能生存下去、坚持下去的,是不可能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据北京知青雷榕生回忆,习近平的姐姐桥桥在北京火车站送他乘火车去陕北插队时,嘱咐他注意搞好生活,自己多照顾自己。“近平点头答应着,但没有说太多的话。他站在车厢里,没有流泪,只是长时间凝视着他的姐姐”。读到这里,我相信习近平并非是“表面的心情平静”,而是有着自己的大抱负、有着自己更深、更强烈的使命感,有着自己更加坚定的志向,使得他已经超越了姐弟分离的情感波动,他觉得他一定会以其实际行动来回报姐姐对自己的牵挂。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人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习近平在去陕北梁家河插队时,专门带了“很沉很沉”的两箱子书,以便劳动之余进行阅读学习,而且在他7年的知青岁月里,他从来没有中断过自己的学习。据梁家河村民王宪平回忆,习近平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就开始点上煤油灯看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文化知识。他读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读过《中国通史简编》《中世纪史》《三国志》等历史著作;他读过《毛泽东诗词》《离骚》《浮士德》等文学书籍。通过读书,使得他的思维和视野得到开阔,心灵得到滋养,也培养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有人民立场。一个人为自己奋斗不难,难的是以一种“无我”的状态去为人民而奋斗。这一点儿,知青时期的习近平就做到了。在陕北的梁家河、赵家河,他都做了很多实事、很多好事,没有掺杂一丁点儿个人的利益,纯粹是为了当地人民。即使在1972年、1973年大部分知青都已返城、而他返城无望的时候,即使在1974年他被推荐上大学没走成的时候,他也没有停下来做事的脚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担任了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与当地人民一道,通过建沼气池、打淤地坝、办扫盲班等具体工作,改变当地人民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完全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这气度、这情怀、这境界,也为他后来走出梁家河,由村到县、从省到中央,成为大国领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从书中了解到,习近平大学毕业后,他依然选择到基层,到正定当了县委副书记,他说“干得好,能成就一番事业,干得不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这些都是他坚持人民立场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作为一个人,必须与人民结下深情厚谊,必须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爱。诗人艾青写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习近平从踏上陕北土地的那一刻起,他都对这块儿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充满了无限深情。他说“是陕北这块儿土地上的人民养育了他”,他是黄土地的儿子,他深深地爱着这块儿土地上的人民。所以,他干活不惜力。别人劝他“近平,再歇会儿”,他会说“干完这一气儿再说”;所以,他与当地人民达成一片,他会去参加当地人的“婚礼”,与当地人民同欢乐。他把母亲给他的绣有“娘的心”的针线包作为礼物,赠给当地村民张卫庞;所以,他会向当地党员张贵林去世的母亲进行“遗体告别”,恭恭敬敬向这位深明大义的母亲鞠几个躬。他对当地人民的爱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他1975年10月上大学离开梁家河的时候,当地人民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一直把他送到了县城。临行前送别时,“武玉华和灵娃妈哭得最伤心。他们和近平一起劳动,互相帮助,近平对他们的孩子灵娃也很亲切。这对陕北夫妇非常重感情,此时就好像自己一位亲人要远行一样难过”。当年送习近平上大学的北京知青陶海粟,时隔多年还深情地回忆“出了门目送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远去的背影,心里有一丝怅惘,但更多的是为他走上了人生的新阶段而高兴。不管等待他的前路是什么,我相信他是做好了准备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体味了人生中最苦、最难的一段生活,但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和奋斗,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而后从陕北梁家河走向了更高更广的人生舞台。正如后来他说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将继续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奋斗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坚持不懈的学习、工作,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入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成就自己的奋斗故事。(平舆县纪委监委  李卫信)